秋光好在江空处。柔橹声难住。一株残柳带庐汀。
来趁天边新雁、两三声。
此时听者知多少,生怕闲情搅。诗人倚棹唱婵娟。
不比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光好在江空处。柔橹声难住。一株残柳带庐汀。
来趁天边新雁、两三声。
此时听者知多少,生怕闲情搅。诗人倚棹唱婵娟。
不比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江边的宁静与美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的思绪交织的意境。首先,“秋光好在江空处。柔橹声难住。”开篇即以“秋光”点明季节,江面的空旷与柔和的划船声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一株残柳带庐汀。来趁天边新雁、两三声。”残柳与新雁的相遇,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更迭。
“此时听者知多少,生怕闲情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对内心情感的珍惜,担心外界的干扰破坏了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最后,“诗人倚棹唱婵娟。不比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独自倚靠在船桨上,吟唱着美好的事物,与江边的渔火形成对比,突出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为外物所扰,享受着内心的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
今朝九月初一,打板普请坐禅。
第一切忌瞎睡,直下猛烈为先。
忽然爆破漆桶,豁如云散秋天。
劈脊棒,迸胸拳,昼夜方才不可眠。
虚空消殒更消殒,透过威音未朕前。
咦,栗棘金圈恣交衮,凯歌高贺彻风颠。
觉尽还源见本心,洞庭无盖碧沈沈。
衲僧不作这伎俩,浪急风高意转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