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然如此。问谁守庚申,谁论甲子。
听门外、毂走惊雷,料爽垲难求,且居尘市。
共燕分巢,何用择、干支戊己。
把槿篱草屋,移画城西,一角山底。
退食闭门而已,但扫叶听蝉,可除多累。
待成名、宦何年欢,朔雪炎风,抛弃流水。
万卷三间,容俯仰,闲身足矣。
甲辰雌、只愁老我,软红堆里。
寂然如此。问谁守庚申,谁论甲子。
听门外、毂走惊雷,料爽垲难求,且居尘市。
共燕分巢,何用择、干支戊己。
把槿篱草屋,移画城西,一角山底。
退食闭门而已,但扫叶听蝉,可除多累。
待成名、宦何年欢,朔雪炎风,抛弃流水。
万卷三间,容俯仰,闲身足矣。
甲辰雌、只愁老我,软红堆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人以“寂然如此”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空灵的氛围,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然。接下来,通过“问谁守庚申,谁论甲子”,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淡漠态度,似乎在说,时间的流转与个人无关紧要。
“听门外、毂走惊雷,料爽垲难求,且居尘市。”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外界的喧嚣比作“惊雷”,而选择在尘市中居住,意味着即使身处繁华,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接着,“共燕分巢,何用择、干支戊己。”进一步强调了对生活选择的淡然,燕子分巢,无需在意是哪一年的干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随性与豁达。
“把槿篱草屋,移画城西,一角山底。”描述了诗人理想中的居所——简陋的草屋,位于城西的一角,靠近山底,这样的环境不仅远离尘嚣,还充满了自然的野趣。通过“退食闭门而已,但扫叶听蝉,可除多累。”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追求的简单生活,闭门读书,扫叶听蝉,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待成名、宦何年欢,朔雪炎风,抛弃流水。”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认为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是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亲近。“万卷三间,容俯仰,闲身足矣。”则强调了书籍与空间对于心灵的重要性,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通过阅读获得丰富的精神世界。
最后,“甲辰雌、只愁老我,软红堆里。”以“甲辰雌”自喻,担心自己在繁华的都市中老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平和的深切渴望。
栝苍有佳士,磊落去崖岸。
高唫如涌泉,涤尽绮语砚。
读书北山下,矻矻穷岁晏。
平生无媚容,岂复事膏面。
散策松径风,欹枕竹窗霰。
惭我江湖间,避迹同燕雁。
居然成落拓,涉世寄忧患。
何当共尊酒,晤语一萧散。
落日惨淡黄云低,悬崖古树攒幽溪。
三峰山头独长啸,立马四顾风凄凄。
溪边老翁行伛偻,劝我停骖为君语。
山前今日耕种场,谁识当年战争苦。
金原昔在贞祐间,边尘四起民彫残。
燕京既失汴京破,区区恃此为河山。
大元太子神且武,万里长驱若风雨。
鏖兵大雪三将死,流血成河骨成堵。
朱鸾应瑞黄河清,圣人启运乾坤宁。
当时流离别乡井,归来白发歌承平。
旷野天寒霜簌簌,夜静愁闻山鬼哭。
至今垄上牧羊儿,犹向草根寻断镞。
论功卫霍名先收,黄金铸印身封侯。
英雄半死锋镝下,何人酹酒浇荒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