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辽海舟中·其二十三》
《辽海舟中·其二十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漾]韵

海风轰万雷,黑云驱千浪。

心知近鬼神,默坐观情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辽阔海洋上风暴来临前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内心的沉静与观察。

首句“海风轰万雷”,以“轰”字生动地展现了海风狂暴、雷声震耳欲聋的情景,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呐喊。接着,“黑云驱千浪”一句,通过“驱”字形象地表现了乌云翻滚、推动巨浪向前涌动的动态画面,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心知近鬼神,默坐观情状”,则揭示了诗人面对如此震撼的自然景观时的心态。他深知自己仿佛置身于鬼神之间,却选择了沉默地坐着,仔细观察着这一切的动态变化。这种态度既体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辽海风暴的壮观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之力,又传达了人在面对自然时应有的谦逊与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咏逸民十一首·其二

劳生本非情,禄仕吾不苟。

古来畎亩间,亦有沮溺叟。

依依偶耕心,千载思尚友。

中道世所难,狂狷诚足取。

如何绝代下,相知不忠厚。

仲尼不复作,斯怀向谁道。

(0)

清明后一日与孙大携酒饮王七秀才廷俞南圃归过县门忆亡友林嗣基作

劳劳身计本无涯,生倘多愁死亦佳。

阅世短于欹枕梦,招魂长入酒人怀。

琴书风卷知谁在,花月尊空与愿乖。

欲把闲踪比飞絮,年年开落县南街。

(0)

夜起

远随明月去,独望晓星来。

蟋蟀三两声,海棠花半开。

秋衫全湿露,团扇半粘苔。

户讶流萤出,窗惊电影回。

非因驰照远,谁复认池台。

(0)

南村散赈图为山阳尉题

河流东来不可当,忆昨鱼鳖升君堂。

官卑方摄丞簿尉,天险欲合江淮黄。

河流决城已旬日,散赈遂呼尉官出。

尉官耳聋年六十,验票呼人百无失。

大者屋角狂狐奔,小者树底饥鹰蹲。

头颠颈缩三日饿,共盼赈粟来空村。

持瓢举釜复携斗,已见千人立沙阜。

黄衫小吏足不停,村后村前更招手。

深泥没髁无肩舆,尉来村北跨一驴。

行筹散尽整鞭去,不遣索米来豪胥。

淮阴太守知君绩,早晚台端奏贤迹。

君今所补非寸尺,不见遗黎活千百。

(0)

咏梅三十首·其十九红梅

春风昨夜入南枝,浃髓沦肌释冻威。

和气晓来无著处,满空飘作綵云飞。

(0)

咏梅三十首·其十七风梅

绰约肌肤不受吹,飘香坠玉怕春知。

凭谁领取东君意,传语封家十八姨。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