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台归逢大雨旋霁》
《谒台归逢大雨旋霁》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入山何晴佳,归来雨满道。

其初始霢霂,倏焉势倾倒。

万壑怒雷奔,弥川涨霪潦。

我马不能前,仆夫不自保。

余谓天胡然,应是山灵恼。

谓子与我期,已在十年早。

十年始一来,归去何草草。

云烟粗领略,深幽未全讨。

倏尔遽言旋,使我意如捣。

余乃祝山灵,毋因逋客懆。

有约愿重游,胜迹容再考。

向平婚嫁毕,尚图此中老。

应言遂清霁,当空日杲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传庭在探访山林后,返回途中遭遇大雨,随后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象。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变化描绘得栩栩如生。

首句“入山何晴佳,归来雨满道”描绘了诗人进入山林时天气晴朗,而归途却遇上了满路的雨水,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接下来的风雨变化。接着,“其初始霢霂,倏焉势倾倒”描述了开始时细雨绵绵,转瞬之间雨势变得猛烈,形象地展现了风雨的突然转变。

“万壑怒雷奔,弥川涨霪潦”进一步描绘了暴雨倾盆,山谷间雷声轰鸣,江河湖泊水位上涨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我马不能前,仆夫不自保”表达了在如此恶劣天气下,连马匹和随行人员都无法安全前行的情景,突显了风雨之大。

“余谓天胡然,应是山灵恼”一句,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雨变化归咎于山神的愤怒,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接下来,“谓子与我期,已在十年早。十年始一来,归去何草草”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充分欣赏山林美景的遗憾,以及对与山神约定的反思,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云烟粗领略,深幽未全讨”表明诗人虽然已经初步领略了山林的云雾缭绕之美,但更深层次的幽静之处还未完全探索,流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紧接着,“倏尔遽言旋,使我意如捣”描述了诗人突然决定返回,内心感到十分失落和不安。

最后,“余乃祝山灵,毋因逋客懁。有约愿重游,胜迹容再考”表达了诗人对山神的祈求,希望未来能再次游览此地,深入探索山林的奥秘。同时,诗人也暗示自己希望能像向平一样,在完成婚嫁大事后,选择在此地终老,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风雨变化,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羽林郎

从军少年场,富贵归故乡。

一拜羽林骑,鞍马自生光。

(0)

山中

君去何时归,山中春草夕。

莫将白云庐,不及红尘陌。

(0)

哭公实·其六

岭南秋惨淡,海上日萧森。

不王衣冠气,云亡雅颂音。

操斤臣质少,题柱主恩深。

此物何陵替,斯人乃陆沈。

众方疲道路,尔欲久山林。

所以生刍赠,终难托素心。

(0)

元美起家按察河南寄促之官

莫道渔樵计已安,主恩堪为一弹冠。

足知上国群公疏,犹作中原二子看。

虎观迥连嵩少起,龙门高倚大江寒。

与君聊玩人间世,明日抽簪未是难。

(0)

荅寄聂仪部子安

司马雄才动帝京,当时群从独高名。

奏成华省青云气,赋就仙郎白雪声。

春色迥分南北望,江流不尽古今情。

应怜此意同岩穴,千里传书历下生。

(0)

寄右史

闻君天上听吹嘘,蓟北春风满素书。

东壁傥难分末照,何门不可曳长裾。

即看投散官逾稳,莫笑怜才术大疏。

诸子当时堪自见,于今意气有谁如。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