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水竹梅烛韵·其一》
《和水竹梅烛韵·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南枝肯领众芳随,一点冠名在处知。

摸索暗中香自别,底须绛蜡逼轻肌。

(0)
翻译
南枝独自承受百花的追随,它的名字无论何处都被人知晓。
在黑暗中也能摸索出它的独特香气,何需红烛去逼近那娇嫩的肌肤。
注释
南枝:比喻有特殊地位或品质的人。
众芳:众多的花朵,比喻众人或一般事物。
冠名:名声,指被人们所熟知的名字。
摸索:探寻,寻找。
暗中:黑暗中,隐秘地。
香自别:独特的香气,与众不同的特点。
绛蜡:红色的蜡烛,象征光明或华丽。
轻肌:娇嫩的肌肤,常用来形容女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和水竹梅烛韵(其一)》。从这短小的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与深情讴歌。

"南枝肯领众芳随,一点冠名在处知。"

这里,诗人以一种赞美的口吻写到梅花。"南枝"指的是梅树的枝条,而"肯领"则表达了梅花自信地引领着其他所有的花卉。"一点冠名"形容梅花在众多花中独树一帜,得到了一种特殊的称号或荣誉。

"摸索暗中香自别,底须绛蜡逼轻肌。"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黑暗之中寻找梅花的香气,以及烛光下的温暖和柔和。这里的"摸索暗中"传达了一种探求自然美好、不畏黑暗的心境。而"底须绛蜡逼轻肌"则是对烛火照耀下温暖感觉的一种形象表达,给人一种既温馨又神秘的氛围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和烛光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底,更传递了一种超越常规、追求独特之美的审美情怀。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九月于东逢雪

举家忻共报,秋雪堕前峰。

岭外他年忆,于东此日逢。

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

岂是惊离鬓,应来洗病容。

(0)

南朝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誇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0)

妓席

乐府闻桃叶,人前道得无。

劝君书小字,慎莫唤官奴。

(0)

过景陵

武皇精魄久仙升,帐殿凄凉烟雾凝。

俱是苍生留不得,鼎湖何异魏西陵。

(0)

山鹧鸪词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0)

看射柳枝

玉弝朱弦敕赐弓,新加二斗得秋风。

万人齐看翻金勒,百步穿杨逐箭空。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