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春不断,桑柘满林丘。
云薄无多雨,山清即是秋。
浅沙寒立鹭,小径晚归牛。
不惯同为客,逢人问宿头。
永春春不断,桑柘满林丘。
云薄无多雨,山清即是秋。
浅沙寒立鹭,小径晚归牛。
不惯同为客,逢人问宿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归属感的渴望。开篇“永春春不断,桑柘满林丘”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情形,桑树与柘树覆盖着连绵起伏的小丘,展现出一片繁茂的景象。
紧接着,“云薄无多雨,山清即是秋”则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即使天气不见多云,也不必下雨,但山色已然变得清新,是时候进入了秋季。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中微妙的变化。
“浅沙寒立鹭,小径晚归牛”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鹭在浅沙滩上站立,感受着秋日的寒意;小路上牛群缓缓归来,显现出一天即将结束时的平和画面。
最后,“不惯同为客,逢人问宿头”表达了诗人对于异乡生活的不习惯,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每当遇到行人,总是询问对方是否知道自己所住之处的情况,这里的“宿头”代指远方的故土和亲人的居所,流露出浓重的乡愁。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哲理思考的好诗。
子陵先生,故人光武,以道相忘。
幸炎符在握,六龙在御,臣来亿兆,阳德方刚。
自是先生,独全高节,归去江湖乐未央。
动星象,被羊裘傲睨,一世轩裳。高哉不事侯王。
爱此地山高水更长。
盖先生心地,超乎日月,又谁如光武,器量包荒。
立懦廉顽,有功名教,万世清风更激扬。
无古今,想云山郁郁,江水泱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