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白云绝顶望罗浮》
《登白云绝顶望罗浮》全文
明 / 冯绍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石罅天开古洞幽,安期遗舄至今留。

灵岩尚长尧时韭,丛樾中藏汉代楸。

竟与王乔璈笛伴,不从徐市制书求。

至今避地金银阙,蓬岛瑶池汗漫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白云绝顶,远眺罗浮山景的壮丽景象和深邃意境。首句“石罅天开古洞幽”,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山洞的神秘与古老,仿佛自然之手在岩石间开辟了一条通往幽深世界的通道。接着,“安期遗舄至今留”一句,借用了古代仙人安期生的传说,暗示着这里曾有仙人驻足,增添了山洞的传奇色彩。

“灵岩尚长尧时韭,丛樾中藏汉代楸”两句,通过对比古代的植物(韭菜和楸树)与山岩的长久存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的赞美。韭菜虽易生长,却无法与山岩的千年不变相比;而楸树虽是汉代的象征,也难以与山林中的其他生命共同见证更久远的历史。

“竟与王乔璈笛伴,不从徐市制书求”则运用了两个典故,王乔与徐市,分别代表了仙人与求仙者的形象。诗人将自己与王乔的笛声相提并论,表明了自己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愿望,同时也否定了通过外在手段(如徐市求仙)来实现这种追求的传统观念。

最后,“至今避地金银阙,蓬岛瑶池汗漫游”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净土的向往。金银阙、蓬岛瑶池都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中的避世之地。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在现实世界中,他也能通过心灵的旅行,达到一种超越物质束缚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历史的追思、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冯绍京
朝代:明

冯绍京,字敬宇。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元年(一五七三)举人,官睢宁知县,有《翁山吟》。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
猜你喜欢

药渣鱼

琴溪春水唾凝片,小鱼针头刺波面。

溪旁居人网及时,不用丝绳需尺绢。

盛来入盎水不分,两目黑星微可辨。

水鲜且可助茗具,别张旗鼓供舌战。

王馀白小精不如,可怜千头未盈咽。

相传琴高跨鲤升,药鼎倾渣入波变。

先天本借金石精,馀生乃比糟粕贱。

后时不得相随仙,云中鸡犬徒相羡。

微名累尔及铛鼎,所喜流传艺林遍。

桃花水过蒲蒋深,及早消形付波练。

(0)

饮郑前村寓舍观其两郎君新作文艺前村本出先伯之门追感往昔作此二首·其一

君居空馆一床横,霁雪阶除半尺明。

避世重来金马日,向余久得石交情。

张镫酒煖真欢伯,拥袖诗寒觉瘦生。

萧瑟思乡怀旧意,当轩星转北风声。

(0)

题青岩隐居记后

青岩西面接嶙峋,闻道先生旧隐沦。

二水夹流通涧谷,两山高起隔风尘。

唐川地古犹称越,元世兵馀合避秦。

墅似羊昙非乞舅,居缘孟母不求邻。

长怀龙卧歌梁父,岂学羊裘老富春。

书诏早传行在所,衣冠生及太平辰。

纪言右史亲沾命,仗节南荒竟委身。

白发郑公乡里在,青毡王氏子孙贫。

家声六代科名出,国典先朝谥法新。

今日醉乡还有记,当时嵩岳岂无神。

曾披汗竹开金匮,拟束生刍吊玉人。

遗像雅篇俱在眼,斗山瞻望敢辞频。

(0)

西山十首·其七

千仞高峰十丈台,坐看秋色转悠哉。

水流涧石丛中响,云度山墙缺处来。

洞口花深无路入,岩根树老更谁裁。

匡庐句好终难和,愧杀当年李白才。

(0)

题元人名绘集锦卷·其七林子奂竹崎图

坐石谈仙诀,仙风拂绿须。

海天无尽意,师法自方壶。

(0)

五大夫松

何人补署大夫名,五老须眉宛笑迎。

即此今兮即此昔,抑为辱也抑为荣。

盘盘欲学苍龙舞,谡谡时闻清籁声。

记取一枝偏称意,他年为挂月轮明。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