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玩无极,悟此造化机。
日中固当昃,月满辄复亏。
何如东大海,得此江河归。
万古未尝溢,一水不曾遗。
钟声自虚出,噫气从空吹。
所以古圣人,德邵心益卑。
君子契明义,往迹诚所希。
开轩向前峰,那能见崔巍。
篑积高自下,水流污成池。
行矣贵有终,姬孔真我师。
端居玩无极,悟此造化机。
日中固当昃,月满辄复亏。
何如东大海,得此江河归。
万古未尝溢,一水不曾遗。
钟声自虚出,噫气从空吹。
所以古圣人,德邵心益卑。
君子契明义,往迹诚所希。
开轩向前峰,那能见崔巍。
篑积高自下,水流污成池。
行矣贵有终,姬孔真我师。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时勉的作品《益庵为谢谦牧大尹作》中的节选。诗中以自然现象和宇宙规律为喻,探讨了人生哲理与道德修养。
首句“端居玩无极,悟此造化机”点明了诗人静坐思考,领悟到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接着,“日中固当昃,月满辄复亏”通过日落月缺的现象,暗示了事物的盛衰更替,强调了事物变化的自然规律。
“何如东大海,得此江河归”将大海比作容纳百川的容器,象征着包容与接纳。而“万古未尝溢,一水不曾遗”则表达了大海容量无限,水流始终不绝的特性,寓意着道德修养的持久与深远。
“钟声自虚出,噫气从空吹”描绘了自然界的声响与气息,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最后,“所以古圣人,德邵心益卑”指出古代圣贤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谦逊低调,不断追求道德的提升。
“君子契明义,往迹诚所希”表达了君子应遵循光明之道,追求高尚品德的愿望。“开轩向前峰,那能见崔巍”则是对开阔视野、追求高远境界的向往。“篑积高自下,水流污成池”通过泥土堆积与水流汇聚的例子,说明了基础的重要性以及环境对结果的影响。“行矣贵有终,姬孔真我师”总结道,行动要有始有终,以周公姬旦为师,追求完善的人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探讨了人生的道理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和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
处疴情方愆,览籍亦棼结。
止迹丘樊间,喜与荷锄列。
晨星沐未遑,周葺幸余力。
夙英始敛华,密露若莹雪。
螽趯感离歌,祼鸣及豳月。
萋萋瓜畔空,厌厌豆畦歇。
观化有消虚,征情既伸屈。
庶几东陵隐,岂伊公仪哲。
永此藿食资,耕凿藏吾劣。
青郊歇马拂吴钩,萍聚天涯共白头。
久舍新丰唯命酒,长谣故国一登楼。
林残半壑飞寒雨,潮落空江急暮流。
世路风烟悲去住,莫辞西日醉箜篌。
驱车上东门,回望咸阳路。
郁郁五陵间,累累多墟墓。
长夜号鼪鼬,秋风走狐兔。
牧竖游且歌,行人四面顾。
借问此何谁,昔时董与傅。
车马如流水,第宅通云雾。
富贵一旦空,忽如草间露。
阅水日成川,阅世人非故。
贤愚共一丘,千载为旦暮。
嗤彼道傍子,营营胡不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