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白云流,寸草心何有。
结茅傍青山,苔痕化三秀。
白云日以远,松柏日以茂。
灵芝日以荣,岁月忽已久。
岁月忽已久,遗书犹在手。
郁郁松柏枝,上巢慈乌臼。
慈乌绕陇啼,人静叶花厚。
此图即蓼莪,老泪穿衣袖。
湘江白云流,寸草心何有。
结茅傍青山,苔痕化三秀。
白云日以远,松柏日以茂。
灵芝日以荣,岁月忽已久。
岁月忽已久,遗书犹在手。
郁郁松柏枝,上巢慈乌臼。
慈乌绕陇啼,人静叶花厚。
此图即蓼莪,老泪穿衣袖。
这首清代屈复的《庐墓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诗人以湘江边白云流淌为背景,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寸草心何有"象征着自己对逝者无尽的思念之情,如同微小的草木难以表达对亲人的哀思。
"结茅傍青山,苔痕化三秀"描绘了简朴的居所和自然的沧桑,暗示了岁月的流转与生活的痕迹。随着时光推移,"白云日以远,松柏日以茂",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坚韧。
"灵芝日以荣,岁月忽已久"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而"遗书犹在手"则寄托了对故去亲人的记忆和对知识传承的珍视。接下来的"郁郁松柏枝,上巢慈乌臼"通过乌鸦筑巢的细节,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温馨的氛围。
最后两句"慈乌绕陇啼,人静叶花厚"以鸟鸣声衬托出墓地的寂静,"此图即蓼莪,老泪穿衣袖"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亲人墓地,睹物思人,不禁老泪纵横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