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在天,鱼在水,谁寄近来话。
瘦脸塑眉,憔悴不堪画。
难禁白昼迷离,清宵梦寐,日夜在、心头牵挂。
泪盈把。走到鹦鹉前头,欲说又还怕。
萧飒秋风,肠断桂花下。
可怜一种柔情,百年长恨,问弱体、怎能支架。
雁在天,鱼在水,谁寄近来话。
瘦脸塑眉,憔悴不堪画。
难禁白昼迷离,清宵梦寐,日夜在、心头牵挂。
泪盈把。走到鹦鹉前头,欲说又还怕。
萧飒秋风,肠断桂花下。
可怜一种柔情,百年长恨,问弱体、怎能支架。
这首《祝英台近》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相思之苦。开篇“雁在天,鱼在水”,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将人与自然界的动物进行类比,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沟通的情感状态。接着,“谁寄近来话”一句,直接点明了思念之情的源头,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瘦脸塑眉,憔悴不堪画”描绘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日渐消瘦、面容憔悴的形象,通过外貌的变化直观地展现了情感的沉重影响。“难禁白昼迷离,清宵梦寐,日夜在、心头牵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持久与强烈,无论是白天的迷茫还是夜晚的梦境,思念都无时无刻不在心中盘旋。
“泪盈把”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因思念而产生的泪水,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情感的深度,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感人。“走到鹦鹉前头,欲说又还怕”则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想要倾诉却又害怕被拒绝或误解的心理状态。
最后,“萧飒秋风,肠断桂花下”以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动。“可怜一种柔情,百年长恨,问弱体、怎能支架”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长久思念之痛的感慨,以及对身体承受能力的质疑,深刻揭示了相思之苦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思念中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眷恋,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清洛浮桥南渡头,天晶万里散华洲。
晴看石濑光无数,晓入寒潭浸不流。
微云一点曙烟起,南陌憧憧遍行子。
欲将此意与君论,复道秦关尚千里。
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
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
路入青松影,门临白月波。
鱼跳惊秉烛,猿觑怪鸣珂。
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
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
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
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
上马萧萧襟袖凉,路穿禾黍绕宫墙。
半山残月露华冷,一岸野风莲萼香。
烟外驿楼红隐隐,渚边云树暗苍苍。
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达人贵自我,高情属天云。
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
段生藩魏国,展季救鲁民。
弦高犒晋师,仲连却秦军。
临组乍不緤,对圭宁肯分。
惠物辞所赏,励志故绝人。
苕苕历千载,遥遥播清尘。
清尘竟谁嗣,明哲垂经纶。
委讲辍道论,改服康世屯。
屯难既云康,尊主隆斯民。
早霞丽初日,清风消薄雾。
水底见行云,天边看远树。
且望沿溯剧,暂有江山趣。
疾兔聊复起,爽地岂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