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科条两宪郎,满空霜气集韶阳。
九龄祠下联圭璧,五色云中览凤凰。
岭表寒梅迎使节,海隅秋草借恩光。
绣衣报政乌台表,定自声名动建章。
金玉科条两宪郎,满空霜气集韶阳。
九龄祠下联圭璧,五色云中览凤凰。
岭表寒梅迎使节,海隅秋草借恩光。
绣衣报政乌台表,定自声名动建章。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宪郎在韶阳的场景,金玉般的科条彰显其尊贵身份,霜气与九龄祠的联璧相映,五色云中的凤凰象征着祥瑞。岭南的寒梅与海边的秋草,皆因使节的到来而显得生机勃勃,象征着恩泽遍及四方。诗中以“绣衣”形容宪郎的官服,寓意其政绩卓著,声名远播,最终将影响到建章宫这样的高层。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宪郎们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力,以及他们为国家带来的繁荣景象。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
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
红粉墙头,秋千影里,临水人家。归来晚驻香车。
银箭透窗纱。有时三点两点雨霁,朱门柳细风斜。
沈麝不烧金鸭冷,笼月照梨花。
因倚兰台翠云亸。睡未足、双眉尚锁。
潜身走向伊行坐。孜孜地、告他梳裹。
发妆酒冷重温过。道要饮、除非伴我。
丁香嚼碎偎人睡,犹记恨、夜来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