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圣当阳四十春,十年供奉感孤臣。
云龙幄幕天容迩,河汉篇章帝墨新。
正始遗音危绝缕,贞元旧曲恸沾巾。
焚膏痛记乌号旦,目断稽山欲叫旻。
明圣当阳四十春,十年供奉感孤臣。
云龙幄幕天容迩,河汉篇章帝墨新。
正始遗音危绝缕,贞元旧曲恸沾巾。
焚膏痛记乌号旦,目断稽山欲叫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病中修实录》,通过对春光、宫殿、天文、古音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哀愁与无奈。全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用典恰当,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明圣当阳四十春”一句,以“明圣”指代帝王之德,表达了对皇权的崇敬和依赖,同时“四十春”则透露诗人已过中年,感慨良多。紧接着,“十年供奉感孤臣”,则是诗人自述其仕途历程,虽为朝廷效力却仍旧感到孤独无援。
第二句“云龙幄幕天容迩,河汉篇章帝墨新”中,“云龙幄幕”形象地描绘了皇家的辉煌与神秘,而“天容迩”则是对帝王威仪的描写。“河汉篇章帝墨新”,以“河汉”比喻古今之变,暗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
第三句“正始遗音危绝缕,贞元旧曲恸沾巾”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失落感。其中,“正始”、“贞元”皆为唐代年号,以此象征历史的流逝。“遗音”与“旧曲”,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美好音乐的追忆。
最后,诗人以“焚膏痛记乌号旦,目断稽山欲叫旻”表达了身处困境中的悲哀。这里,“焚膏”形象地描绘出病痛难忍的状态;“乌号旦”,则是对晨曦的无奈感受;而“目断稽山欲叫旻”,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远离山川,内心深处的不舍与哀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象,构建了一幅复杂情感的画卷,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面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更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