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欲假履,云坐不须冠。
树密一天小,楼高六月寒。
袈裟憎客至,魍魉喜人看。
惟有松无意,风来即奏弹。
溪行欲假履,云坐不须冠。
树密一天小,楼高六月寒。
袈裟憎客至,魍魉喜人看。
惟有松无意,风来即奏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溪边漫步的情景,他想要借双木屐以穿行于茂密的树林中,无需佩戴官帽,享受自然的宁静。环境幽深,树木密集,仿佛将一天的光阴都缩小在其中。即使在炎热的六月,登高望远的楼阁也带来清凉之感。
诗中流露出僧侣的生活态度,对世俗访客的到来有些排斥,而那些奇异的山精野怪却似乎对人的出现感到好奇。只有松树无心于人间琐事,任凭风吹过,发出自然的乐章,仿佛在弹奏一曲空灵的曲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心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金涓的笔触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让人感受到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禅意。
红草沟寒,黄华峪瞑,莫惊雨雪当秋。
并骑三云,双双正拥貂裘。
婴雏抱向雕鞍上,指故乡、万里炎州。
念高堂、九子分飞,饥凤啾啾。
门闾倚尽因新妇,喜秦珠秀丽,汉玉温柔。
况有银筝,边声一一蠲愁。
人间乐事天频妒,把恩情、匆与东流。
恨当年、月未团圆,花未绸缪。
海外冰肌,岭南雪块,销尽人间溽暑。
曾种在、越王台下,记著水、和露初吐。
遍花田、千顷玲珑,惹多少、年小珠娘凝觑。
奈贾舶无情,茶船多事,载下江洲湓浦。
姊姊飘流离乡土。怅异域炎天,黯然谁与。
燕姬戴、斜拖辫发,朔客嗅、烂斟驼乳。
望夜凉、白月横空,想故国帘栊,旧家儿女。
只鹦鹉笼中,乡关情重,相对商量愁苦。
岭对离宫绣。听鼙鼓、鱼阳遗恨,乾坤罕有。
记得黄巾初入洛,朝士马都如狗。
还自许、师臣宾友。
谁把侍中貂细插,锦河山、忍被军声透。
八风舞,郎当袖。梨园白发潜悲吼。
谁信道、千秋南董,繫诸伶口。
马上弯弧争欲射,客有道旁泥首。
捧降表、夕阳亭候。
今日堂堂红烛里,正当年、肉袒牵羊叟。
头暗触,屏风后。
意与公游,在癸卯冬,余方数奇。
恰军山万垒,奔涛骇浪,后堂十夜,急管繁丝。
颇怪推袁,非由说项,意外深惭国士知。
颠狂甚,曾雪天腰鼓,上屋梁骑。入春又赋将离。
怅别绪茫茫不自持。
正魂销去国,燕泥刚坠,神伤饯客,柳带将垂。
记得微波,送君淮浦,倚棹偏于漂母祠。
臣老矣,念王孙一饭,欲报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