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这两句诗是唐代诗人薛涛在《春望词四首(其一)》中的精彩片段。首先,“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中花朵盛放与凋零的不同情感体验。当花朵绽放时,它们带来的是欢愉和欣赏的情怀,每一瓣都似乎在诉说着生机勃勃的故事。然而当花朵凋零,诗人却感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这不仅是对生命易逝的感慨,更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情感的体现。
接着,“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远方恋人的思念。诗人似乎在询问,那份相思之苦是在花开的时候更甚,还是花落之后更加难以忍受。这不仅是时间上的考量,更是情感深度的一种探讨。在这里,花的生长周期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历程,成为表达人间相思之情的隐喻。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花开与花落的不同情感反应,揭示了一个深邃而又细腻的人文内涵,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富表现力的写作手法之一。
我身匪兕虎,岂是旷野物。
生非洪水时,胡为在巢窟。
向来三入朝,薄命不黔突。
未尝识许史,况敢交平勃。
沧波渺黏天,远逐轻鸥没。
今年君恩厚,幸许赐骸骨。
既逃申公钳,又异卞和刖。
放怀歌呜呜,宁暇书咄咄。
青城结云巢,拟住三千年。
御风偶南游,万里栖紫烟。
翠裘绿玉杖,白日凌青天。
招呼方瞳翁,邂逅鸟爪仙。
朝咏阴阳歌,暮诵道德篇。
玉童持碧简,笙鹤来翩翩。
海边武夷山,小留赏宿缘。
火食非所乐,巾褐常翛然。
清时未免出,颇息世俗传。
行矣秋风高,去采玉井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