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碧沼寺》
《题碧沼寺》全文
宋 / 徐伟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古寺登临不记秋,重来境物更清幽。

烟笼野色穿窗日,竹引寒泉绕径流。

杜阁谛观缁侣肃,莲堂时有妙音浮。

老僧喜客殷勤甚,冰簟蒲团为我留。

(0)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伟达的《题碧沼寺》描绘了一次登临古寺的体验,通过对环境和氛围的细腻刻画,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首联“古寺登临不记秋,重来境物更清幽”,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时间,古寺在秋天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静谧,再次来访时,眼前的景致更加清雅脱俗,营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氛围。

颔联“烟笼野色穿窗日,竹引寒泉绕径流”进一步描绘了寺中景色。烟雾缭绕,野色朦胧,阳光穿透窗户,洒在大地上;翠竹环绕,寒泉潺潺,沿着小径流淌,整个画面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颈联“杜阁谛观缁侣肃,莲堂时有妙音浮”转而描写寺内的宗教氛围。杜阁,可能是指僧人修行的场所,这里僧侣们正虔诚地观礼,气氛庄严肃穆;莲堂,佛教中常用于讲经说法的地方,时而传来悠扬的佛乐,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超凡脱俗的气息。

尾联“老僧喜客殷勤甚,冰簟蒲团为我留”则展现了僧人的待客之道。老僧对来访者热情周到,不仅以清凉的竹席和柔软的蒲团招待,还表达了对客人深深的欢喜之情,体现了佛教中的慈悲与包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将古寺的自然风光、宗教氛围以及僧人的待客之礼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禅意的意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古寺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徐伟达
朝代:宋

徐伟达,一作伟远(《咸淳临安志》卷六一),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受张邦昌命权膳部员外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台州。四年,知吉州,调广东转运判官,以曾受伪职论罢(同上书卷五二、七三)。
猜你喜欢

浮丘道人招魂歌·其五

有妻有妻不得顾,饥走荒山汗如雨。

一朝中道逢狼虎,不肯偷生作人妇。

左掖虞姬右陵母,一剑捐身刚自许。

天上地下吾与汝,夫为忠臣妻烈女。

呜呼五歌兮歌声苦,魂招不来在何所。

(0)

南岳道中·其一

南岳阴阴松道凉,又骑站马望荆襄。

山中老柏滴寒翠,江上危峰撑夕阳。

昔往不堪经滟滪,此行重得看潇湘。

三宫万里知安否,何日檀栾把寿觞。

(0)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五十九

琵琶切切更嘈嘈,高柳群蝉遂不号。

一片夕阳无限好,汶河西上酒楼高。

(0)

松江

帆落帆开两渡头,洞庭木叶扰离愁。

青山带日低平野,白浪随风过别洲。

月静沙寒知雁宿,云深水暖羡鱼游。

画桥隐隐横天汉,人度空中影倒流。

(0)

慈云岭

左右盼江湖,游人憩半途。

山高步步上,何用叹崎岖。

(0)

与王伯刍·其二

只今侍读周夫子,屡说君诗似杜诗。

速把冠尘尽弹却,玉堂宵直伴王维。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