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声断草虫啼,银烛熏笼坐不辞。
蛱蝶画罗捐扇日,鸳鸯裁绮授衣时。
秦家树上乌栖早,韩掾墙边月到迟。
黛绿暗销人去远,章台无柳斗双眉。
塞鸿声断草虫啼,银烛熏笼坐不辞。
蛱蝶画罗捐扇日,鸳鸯裁绮授衣时。
秦家树上乌栖早,韩掾墙边月到迟。
黛绿暗销人去远,章台无柳斗双眉。
这首明代居节的《无题四首戏呈孝甫子建(其三)》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感伤的画面。首句“塞鸿声断草虫啼”,以塞外归雁的叫声消失和田野草虫的鸣叫,营造出秋夜的寂静,也暗示着离别或远方的思念。接下来,“银烛熏笼坐不辞”描绘主人公在烛光下独自坐着,即使烟熏火燎也不愿离去,表现出对某人的深深挂念。
“蛱蝶画罗捐扇日,鸳鸯裁绮授衣时”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如夏日扇绘蝴蝶、秋日缝制鸳鸯图案的衣物,进一步强化了对往昔温馨时光的怀念。然而,这些美好的回忆并未带来欢愉,反而增添了此刻的孤寂。
“秦家树上乌栖早,韩掾墙边月到迟”借乌鸦早早归巢和月亮升得晚,寓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等待,暗示着时光流逝,人事变迁。
最后两句“黛绿暗销人去远,章台无柳斗双眉”,以黛绿色的环境暗淡消退,象征着主人公的青春和希望随着所爱之人远离而消逝,而章台之畔没有柳树可以寄托相思,只能让她的眉头紧锁,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中的孤寂之情。
垂领两髦,自綦双絇,满庭玉树辉光。
诵诗习礼,橦布作衣裳。
应是蓝田种玉,琢许多、圭珀璆琅。
令人叹,何物老妪,生此宁馨郎。
想当年生日,曾试啼声,定不寻常。
崭然露,头角怪底清扬。
休誇封胡羯末,淮南后、裔姓名芳。
君家住,虽临湓浦,华胄也称王。
问君何所望,征营复彷佛,有时思入重泉下,有时魂游九天上。
若灭若没不可方,或有或无难为状。
不为攒霭黛千峰,不为停烟青万嶂。
只为可仰一高山,寝食如遗心靡他,踌躇四顾如有丧,朝夕不见魂荡荡。
朝不见山,夕不见山,黛峰青嶂千万般。
日日在眼前,曾不解君颜。
朝兮望山,夕兮望精,神注想他,物不能干。
忽己置身高山侧,宁须登顿劳攀援。
朝也见山,夕也见山。
魁岸气势,静重仪形,终日对羹墙,间世人爱山。
只是山如君,望山岂徒然。
为君题作望山篇,留与象郡人间传。
岁在戊申月逢七,由朔至十加二日。
吾家华堂敞高筵,平旦欣欣孙子集。
杯盘纷错具旨珍,人各有持供其职。
罗跪再拜次第陈,奉充孺人腹中实。
一觞一箸和气蒸,欢溢堂除难具悉。
从子慎中前致词,今年孺人年七十。
齿坚腹健头发苍,炯炯两眸如点漆。
懿慈本自协天休,以德召祥理可必。
嘉庆请从今岁始,遐龄长驻苍山色。
岁岁来陈此日觞,孺人不老从子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