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四曹操》
《咏史·其四曹操》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濮阳火里又潼关,几度鲸牙虎口间。

铜雀台前闲极目,惊魂犹绕白狼山。

(0)
注释
濮阳:地名,古战场之一。
火里:比喻战乱或危险的环境。
潼关:古代关隘,战略要地。
鲸牙虎口:形容极度危险的情况。
铜雀台:曹操所建,三国时期名胜。
闲极目:空闲时远眺。
惊魂:受惊吓的心魂。
白狼山:可能指代北方边关的一座山,常用于象征边患。
翻译
在濮阳的战火中再闯潼关,经历过多少次生死之间的搏斗。
站在铜雀台上远望,心中仍为白狼山的惊险而心有余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第四首,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描绘曹操的经历来寓言和感慨。首句“濮阳火里又潼关”形象地描述了曹操在战场上经历的生死考验,从濮阳之战的火海中逃生,再到潼关的激烈战斗,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勇猛与智谋。"几度鲸牙虎口间"进一步强调了他在险恶环境中多次死里逃生的情景。

第二句“铜雀台前闲极目”,曹操在取得一定成就后,站在铜雀台上远望,表面上悠闲,实则暗含着对未来的深思和警惕。铜雀台是曹操的象征,也是他权力和野心的象征。然而,“惊魂犹绕白狼山”则揭示出即使身处高位,曹操心中仍对潜在威胁如白狼山般的敌人保持着警觉,反映出他的雄心壮志和危机意识。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既赞扬了曹操的英勇与智谋,也暗示了历史人物即使功成名就,仍需保持谨慎和警惕,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祝子权以诗见招勉继其韵

总角嗜学问,于心期可收。

岁月如逝水,倏忽二十秋。

纷纷何所得,俗士难与谋。

夫子四海士,不数韩荆州。

抠衣一尝会,颇轻万户侯。

祝子晚倾盖,缓急仍同舟。

伟哉廊庙器,价高自难酬。

相从半周星,会别嗟何稠。

班荆此话旧,落落志益修。

嗟我闻道晚,仅脱儿女忧。

一斑幸时窥,稍知辨薰莸。

执经滥同席,得子真良俦。

安得身为云,相陪汗漫游。

茫茫水东注,百川皆乱流。

驽骀饱束刍,市者常易售。

借问诸夫子,为功忌中休。

此语期同践,此外复何求。

(0)

对竹

嵚岑何处峰,来伴萧疏竹。

悠然方丈间,寄此千里目。

(0)

沈国录席上用赵监丞韵·其二

杯觞尽醉老仍饕,似觉胡床步步高。

深院清香非柏子,公家重酝胜松醪。

不须捧斝歌吴曲,看即挥毫继楚骚。

未尽馀春早归去,谈经当复慰青袍。

(0)

上枢密生辰·其二

谤焰谗波岂易然,功成方验古无前。

十年险阻忠偿国,万口纷纭诚格天。

已遣烽消边障火,行看贯朽大农钱。

如今闻道持盈业,旦旦开陈黼扆边。

(0)

偶成

阶下莓苔烂熳,墙边竹色萧疏。

彩凤绣来有恨,疏鸿读外无书。

(0)

莲子诗比成自觉丑甚戏题此作以解发君一笑耳

书罢题钟字,要君知妾心。

虽然非白雪,却是重黄金。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