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火里又潼关,几度鲸牙虎口间。
铜雀台前闲极目,惊魂犹绕白狼山。
濮阳火里又潼关,几度鲸牙虎口间。
铜雀台前闲极目,惊魂犹绕白狼山。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第四首,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描绘曹操的经历来寓言和感慨。首句“濮阳火里又潼关”形象地描述了曹操在战场上经历的生死考验,从濮阳之战的火海中逃生,再到潼关的激烈战斗,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勇猛与智谋。"几度鲸牙虎口间"进一步强调了他在险恶环境中多次死里逃生的情景。
第二句“铜雀台前闲极目”,曹操在取得一定成就后,站在铜雀台上远望,表面上悠闲,实则暗含着对未来的深思和警惕。铜雀台是曹操的象征,也是他权力和野心的象征。然而,“惊魂犹绕白狼山”则揭示出即使身处高位,曹操心中仍对潜在威胁如白狼山般的敌人保持着警觉,反映出他的雄心壮志和危机意识。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既赞扬了曹操的英勇与智谋,也暗示了历史人物即使功成名就,仍需保持谨慎和警惕,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总角嗜学问,于心期可收。
岁月如逝水,倏忽二十秋。
纷纷何所得,俗士难与谋。
夫子四海士,不数韩荆州。
抠衣一尝会,颇轻万户侯。
祝子晚倾盖,缓急仍同舟。
伟哉廊庙器,价高自难酬。
相从半周星,会别嗟何稠。
班荆此话旧,落落志益修。
嗟我闻道晚,仅脱儿女忧。
一斑幸时窥,稍知辨薰莸。
执经滥同席,得子真良俦。
安得身为云,相陪汗漫游。
茫茫水东注,百川皆乱流。
驽骀饱束刍,市者常易售。
借问诸夫子,为功忌中休。
此语期同践,此外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