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重阳后。访琼英、诗朋小集,东园载酒。
一霎倦游原似梦,老了蓉卿菊友。
更谁把、柴门重扣。
我亦西风怊怅客,耐霜华、寄迹篱根久。
人病也,比花瘦。秋容萧瑟浑非旧。
剩多情、哀蛩怨蝶,芳丛寒守。
粉褪香消金错落,憔悴墙阴锦绣。
又兰若、晚钟时候。
野圃荒凉斜月冷,近黄昏、归去销魂否。
来岁约,莫轻负。
记得重阳后。访琼英、诗朋小集,东园载酒。
一霎倦游原似梦,老了蓉卿菊友。
更谁把、柴门重扣。
我亦西风怊怅客,耐霜华、寄迹篱根久。
人病也,比花瘦。秋容萧瑟浑非旧。
剩多情、哀蛩怨蝶,芳丛寒守。
粉褪香消金错落,憔悴墙阴锦绣。
又兰若、晚钟时候。
野圃荒凉斜月冷,近黄昏、归去销魂否。
来岁约,莫轻负。
这首《金缕曲》是清代词人赵我佩在重游城东可羡园时所作,词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词的开篇“记得重阳后”,点明了时间背景,重阳节过后,词人再次来到熟悉的可羡园。接下来的“访琼英、诗朋小集,东园载酒”描绘了一幅昔日相聚饮酒赋诗的美好画面,但紧接着的转折“一霎倦游原似梦,老了蓉卿菊友”却透露出时光流转、人事已非的无奈与感伤。词人感叹自己如同倦游之人,梦一般地回忆起往昔的欢聚,而蓉卿和菊友都已老去,岁月无情。
“更谁把、柴门重扣”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词人的孤独与寂寞,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却又不知所措。接着“我亦西风怊怅客,耐霜华、寄迹篱根久”自比为西风中的惆怅之人,只能在寒霜之下,默默守候,寄托着自己的情感与思绪。
“人病也,比花瘦”将人与花相比较,暗示了词人内心的疲惫与憔悴,仿佛比花还要瘦弱。接下来“秋容萧瑟浑非旧”则直接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与往日大不相同,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剩多情、哀蛩怨蝶,芳丛寒守”中,“哀蛩”和“怨蝶”都是词人情感的寄托,它们在寒冷的季节里哀鸣与挣扎,象征着词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最后“粉褪香消金错落,憔悴墙阴锦绣”更是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凋零、色彩褪去的景象,与词人内心的凄凉形成呼应。
“又兰若、晚钟时候”则点出了时间的流逝,晚钟声响起,预示着一天的结束,词人的情感更加深沉。而“野圃荒凉斜月冷,近黄昏、归去销魂否”则描绘了一个荒凉、寂静的夜晚,斜月冷照,词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归去,内心充满了忧愁与迷茫。
最后一句“来岁约,莫轻负”则是词人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希望明年能够再次相聚,珍惜每一次的相遇,不要轻易辜负这段珍贵的友情与时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面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与寂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西京有小女,其名曰巨灵。
青春多妩媚,玉貌悦宸情。
君旁青珉壶,出入绮罗轻。
应是大罗仙,幻来天子庭。
语笑春花红,嬉游秋月明。
美人空自羡,七子暗相惊。
渥宠骄钩弋,殊恩尚尹邢。
离宫虽六六,不敢与争荣。
一朝将永诀,忽遇东方生。
东方亦何语,目视双翎举。
遥看化青雀,蜚蜚入云宇。
云影半天开,高临青雀台。
青雀去复返,不见巨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