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感兴》
《暮春感兴》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九十芳期去不留,解痟何计贳珍裘。

炉残晋俗清明火,水冷山阴祓禊洲。

风径舞花催暮色,雨梁归燕说春愁。

离归莫问年华事,赋笔悲于宋玉秋。

(0)
翻译
青春的美好时光已逝去不再停留,如何才能换取珍贵的皮衣?
炉火已残,如同晋代习俗中的清明之火,山阴的水冷清,人们在祓禊洲举行春日的洁净仪式。
晚风吹过小径,花瓣飞舞,似乎催促着暮色降临,归巢的燕子诉说着春日的哀愁。
离别和回归都无需再问年龄之事,因为提笔写下悲伤,比宋玉的秋天还要凄凉。
注释
九十芳期:指美好的青春岁月。
贳:换取。
珍裘:珍贵的皮衣。
晋俗:指晋代的风俗习惯。
清明火:清明时节的祭祀用火。
祓禊洲:古代春季举行的洁净身体以驱邪的活动地点。
舞花:花瓣随风飘舞。
暮色:傍晚时分。
归燕:归巢的燕子。
春愁:春天的忧郁或哀愁。
年华事:年龄或时间的事情。
赋笔:提笔写作。
宋玉秋:借宋玉的悲秋之情来表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暮春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首句“九十芳期去不留”表达了春天即将过去而不能长留的情怀。“解痟何计贳珍裘”则是说要如何摆脱这种离别之愁,而珍贵的衣物却无法带走这份哀愁。接下来的“炉残晋俗清明火,水冷山阴祓禊洲”分别从室内和室外描写了春末时节的萧瑟气氛,其中“炉残晋俗”可能指的是过往时代留下的习俗,即便是到了清明时节,也还需燃烧残火以御寒;而“水冷山阴祓禊洲”则形象地描绘出春日山间溪流的清冷与古人祓禊之地的宁静。

中间两句“风径舞花催暮色,雨梁归燕说春愁”生动展示了自然界中春末时节的景色。风吹拂花瓣,加快了日色的变化,带来了夜幕降临前的寂寞;而细雨如织,燕子返回其巢,似乎在诉说着春天即将逝去的忧愁。

最后两句“离归莫问年华事,赋笔悲于宋玉秋”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易逝的感慨。诗人不愿提及岁月流失之事,只是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时光(如同宋玉那样)的怀念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无法长存的感伤。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胡长民监元挽词

太学齑盐旧,中吴翰墨声。

关山题柱笔,风露读书檠。

夜雨绿荷破,孤坟丹桂生。

空将擅场手,往记玉楼成。

(0)

泊湘江鱼口滩

知时社燕语樯竿,游子奔波自鲜欢。

趁客卖鱼双桨急,隔林沽酒小旗寒。

潇湘浑似日南落,岳麓已从天外看。

薄暮滩前收百丈,卧闻三老报平安。

(0)

次韵子文雨后思归

断云将雨洗松篁,昨夜痴龙起蛰藏。

人自无情孤乐事,天犹有意作新凉。

尊前不见凌波袜,楼下空闻拜月香。

万事安能尽如愿,且来相伴压糟床。

(0)

小溪县

刈麦千平垄,横槎一小溪。

梓花红绽碎,粟穗绿垂低。

村妇犹多跣,山猿遂少啼。

东川虽已过,锦里尚云西。

(0)

题李云叟画轴兼寄江安杨简卿明府二绝·其二

新图来自雪边州,皴石枯槎笔最遒。

明府能诗如此画,为渠题作小营丘。

(0)

放下庵即事三绝·其二

病后天魔不战降,梦中千顷白鸥江。

心空境寂声尘尽,却爱秋蝇扑纸窗。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