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西来杳,凭高一望通。
远沙横水暗,晴日射潮红。
云出平穿树,帆开侧趁风。
王孙遗碣在,春草碧成丛。
山势西来杳,凭高一望通。
远沙横水暗,晴日射潮红。
云出平穿树,帆开侧趁风。
王孙遗碣在,春草碧成丛。
这首诗描绘了登君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势、水色、云彩和帆影,以及历史遗迹的痕迹,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山势西来杳”,以“杳”字描绘山势的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凭高一望通”则点明了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整个景象尽收眼底。
“远沙横水暗”一句,通过“横水暗”描绘了一幅辽阔而深邃的画面,远处的沙滩与水面相连,显得幽暗而神秘。而“晴日射潮红”则以“射潮红”展现了晴天阳光照耀下潮水的鲜艳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形象。
“云出平穿树”描绘了云朵从平地间穿行而过,与树木交织的场景,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展现了自然界的灵动与和谐。“帆开侧趁风”则通过帆船在风中航行的情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最后,“王孙遗碣在,春草碧成丛”两句,将历史的痕迹融入自然景观之中,既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也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喜爱。整首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感慨。
黄雾冥冥小石门,苔衣草路无人迹。
苦竹参天大石门,虎迒兔蹊聊倚息。
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
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
向来陆梁嫚官府,试呼使前问其故。
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
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
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
诗比淮南似小山,酒名曲米出云安。
且凭诗酒勤春事,莫爱儿郎作好官。
簿领侵寻台相笔,风埃蓬勃使星鞍。
小臣才力堪为掾,敢学前人便挂冠。
北山何嗟峨,猛虎之所藏。
咆哮一震怒,百兽不敢当。
有竹山之阿,挺挺青琳琅。
威凤鸣且栖,众鸟空回皇。
彼䶉独何为,莫夜争跳踉。
钻山窟穴深,啮竹根本伤。
鼠腹涨彭亨,鸱怒独奋张。
谁知樵苏辈,叹彼枝叶黄。
锄耰捣其室,束缚登我堂。
遂令婉娈者,污此牙颊刚。
才质既不同,分守合有常。
曷不效尔曹,窃食仍循墙。
直节永萧森,庇此千仞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