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独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欣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火独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欣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所作,名为《元夜三首·其三》。从诗的内容来看,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元宵佳节之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但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情愫。
“火独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这一句通过对灯火与银花的描绘,展现了元宵之夜热闹非凡的景象。火光映照下银色的灯饰如同花朵一般美丽,伴随着天空中激昂的鼓声和吹奏的声音,整个春夜充满了欢庆的气氛。
“欣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在快乐的节日气氛中,作者却不自觉地沉浸于往事之中。即便是在繁忙的喜悦之时,也难以避免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这些记忆如同惊醒了心中的梦境。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作者表达了一种希望,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她仍然愿意让自己在这种温馨而模糊的情感中停留。这里的“缱绻”指的是情感的纠葛,而“月朦胧”则是一种诗意化的表达,意味着一种柔和而又略带迷离的氛围。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最后一句,作者表达了对当下时光的珍惜。元宵赏花灯应当尽情享受,因为未来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甚至连明年的元宵是否能再次相聚都无法预知。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之夜景象与作者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在欢乐庆典背后怀旧且对未来保持希望态度的女性形象。
诞值小春暖,承颜爱日长。
农閒歌乐土,臣喜拜山堂。
孟月祈年节,芳卮献寿觞。
南峰留翠盖,北斗灿珠行。
愉色常犹怯,怡声久未忘。
欢心依白发,福曜现青方。
至养慈闱庆,遐龄母德昌。
虚文岂作颂,人瑞纪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