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别南朝到北朝,小园赋就总无寥。
频年泪为亡琴洒,此日愁看玉树消。
塞外韦韝惭阀阅,辽东皂帽溷渔樵。
曲肱饮水应吾道,肯厌清贫陋巷瓢。
自别南朝到北朝,小园赋就总无寥。
频年泪为亡琴洒,此日愁看玉树消。
塞外韦韝惭阀阅,辽东皂帽溷渔樵。
曲肱饮水应吾道,肯厌清贫陋巷瓢。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林朝崧所作,题为《再示仲衡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从南朝至北朝的辗转生涯,以及对过去时光和亡故之物的怀念。"小园赋就总无寥"一句,显示出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仍保持创作的热情,但内心却难以摆脱孤寂。
"频年泪为亡琴洒,此日愁看玉树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珍贵物品(如琴)的哀伤,以及对美好事物逐渐消逝的忧虑。"塞外韦韝惭阀阅,辽东皂帽溷渔樵"描绘了诗人身处边塞,身份卑微,与渔夫樵夫为伍,感到惭愧,但也流露出淡泊名利的隐逸之情。
最后两句"曲肱饮水应吾道,肯厌清贫陋巷瓢"则表明诗人坚守自己的理想,甘于清贫,不以物质匮乏为苦,体现了儒家的简朴生活态度和高尚情操。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自我境遇,展现了诗人坚韧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君从何方来,奇胸讵多得。
但指龟在涂,或诵蝇止棘。
岂无国士风,所虚理人职。
岂无蓄盖私,所见鸣仗斥。
采苓困首阳,宰社拜曲逆。
缅怀天步遥,只觉周道直。
归欤雁荡山,千峰抱云黑。
灼灼东篱英,聊以试酒力。
宁烦藉二桃,谁能顾双璧。
于此有玄思,众人固不识。
君情我所钦,晤语附深臆。
父母怜儿苦,送投主人乐。
父母心常存,主人恩易薄。
有如涸辙鱼,江南望漠漠。
有如霜林鸟,林稀无栖泊。
东邻岂无主,雕梁而黝垩。
西邻岂无主,衣食亦不恶。
也知恩易深,初非父母托。
彼恩诚则然,我心宁不怍。
所贵守分义,甘心死帘幕。
皇天如有知,白日清霜落。
天将完节付二公,捍蔽江淮婴孤墉。
四百馀战挫贼锋,谁知际运阳九穷。
生为人英殁愈雄,桓圭丹舄膺王封。
地无南北锡福同,吏民蒇祀端厥躬。
赵公精诚与神通,植僵起废新斯宫。
巍峨双庙等山崇,镌珉勒石纪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