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帖久纷纭,何处寻用笔。
墨卿与古人,相见太虚室。
官帖久纷纭,何处寻用笔。
墨卿与古人,相见太虚室。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所作,名为《又为思缄题所藏二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追寻和对古代书法大家墨卿的仰慕之情。"官帖久纷纭"描绘了官府公文繁多而杂乱的景象,暗示了书法艺术在世俗生活中被忽视或淹没。"何处寻用笔"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真正能体现书法精髓的笔法的渴望,希望能在纷扰中找到那份纯粹的艺术表达。
"墨卿与古人,相见太虚室"一句,将墨卿(可能是对某位擅长书法的古人或作品的敬称)与古代书法大师相提并论,他们在诗人的想象中,在那空灵的太虚之境相遇,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传统艺术精神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中艺术价值被忽视的忧虑。
平生漫浪老清晖,却扫丘园属少微。
世乱伤心青眼旧,天涯流泪白云飞。
羁愁只忆中山酒,贫病长悬子夏衣。
泽畔行吟谁念我,祗应形影自相依。
天涯倦客,如梦说今宵。承平事,车尘涨,马鸣萧。
火城朝。
狂歌闲嬉笑,平康客,五陵侠,闲相待,沙河路,灞陵桥。
万眼琉璃,目眩去闲买,一剪梅烧。
数金蛾彩蝶,簇带那人娇。说著魂销。掩鲛绡。
波翻海,尘换世,铜仙泪,铁心娆。
渺何地,跢朱履,解金貂。步宫腰。
瑶池惊燕罢,瓶落井,箭离弨。
灯楼倒,吴儿老,绛都迢。
点点梅梢残雪,似东风、吹恨难消。
悄山村渔火,风鬓立春宵。绕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