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其五》
《送仲秉赴廷试五首·其五》全文
宋 / 李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元龙湖海士,可但著茅庐。

诗老经从地,禹功疏凿馀。

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疏。

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

(0)
翻译
元龙湖海的隐士,只愿居住在简陋的茅屋。
诗人的前辈曾遍游大地,留下禹治水的遗迹和智慧。
蜀地山峰间,船帆的影子若隐若现,郢都的树木稀疏,鸟儿飞翔的踪迹清晰可见。
太史周游世界,归来后应写下丰富的见闻和知识。
注释
元龙湖海:指元龙湖边的隐居之地。
士:隐士。
但:只。
著:建造。
茅庐:简陋的草屋。
诗老:指有经验的老诗人。
经从地:遍游各地。
禹:大禹,古代治水英雄。
疏凿:疏导开凿河流。
蜀峰:四川的山峰。
帆影:船帆的影子。
郢树:郢都的树木。
鸟行疏:鸟儿飞翔的路线稀疏。
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史事的官员。
行天下:周游世界。
归来:返回故乡。
好著书:适宜撰写书籍。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人赴京赶考之景的诗篇,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元龙湖海士, 可但著茅庐"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自然的情怀,通过对“茅庐”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归隐田园的理想。

诗中的“诗老经从地”一句,通过对古人留下的诗篇在地上的比喻,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紧接着,“禹功疏凿馀”则是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历史事件的引用,形象地描绘出考生们如同禹一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

“蜀峰帆影隔,郢树鸟行疏”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将远方赶来的士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寓意着考生们即将跨越重重难关,如同帆船穿梭于蜀峰之间,鸟儿穿行于疏密的树林。

最后,“太史行天下,归来好著书”一句,则是对士子未来命运的一种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像太史一样周游天下,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然后归来,将所见所闻写成篇章,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物精神状态的巧妙描绘,展现了古代士子赴京赶考的艰辛历程,以及他们对于学问和文学创作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李吕
朝代:宋   籍贯:记诵过   生辰:1122—1198

李吕[1122年~1198年]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
猜你喜欢

癸卯春杂用古语继吴监簿水月即事

霜日炫晴昼,意行春色随。

平林花淡淡,荒墅草离离。

竹径通幽处,山云薄暮时。

壶觞情未极,飞鞚返青丝。

(0)

绝句·其一

东阁官梅已退妆,远村沙柳发新黄。

遥知归去西江路,定有飞花触地香。

(0)

齐安·其一

寂寞东坡对竹楼,两公陈迹是前修。

津亭倚柁还商子,雪后独为江上游。

(0)

蓦山溪

当年苏小,家住苕溪尾。

一棹采莲归,悄羞得、鸳鸯飞避。

苹洲蓼岸,花脸两难分,崖半倚。风乍起。

荡漾烟光里。平生强项,未肯轻鱼水。

溪上偶相逢,这一段、风情怎已。

纫兰解佩,不负有情人,金尊侧,罗帐底。

占尽人间美。

(0)

浣溪沙·其二兰

一径栽培九畹成。丛生幽谷免敧倾。

异芳止合在林亭。

馥郁国香难可拟,纷纭俗眼不须惊。

好风披拂雨初晴。

(0)

荷花

照眼红云斗晚霞,重重青盖半倾斜。

会须直跨三千仞,移取峰头十丈花。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