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湖色静,杂树晓氲氲。
空水遥难辨,山花近渐分。
叶齐增岸影,鱼聚矗波纹。
日出林光白,英英散宿云。
雨余湖色静,杂树晓氲氲。
空水遥难辨,山花近渐分。
叶齐增岸影,鱼聚矗波纹。
日出林光白,英英散宿云。
这首明代诗人王嗣经的《晓望》描绘了一幅雨后湖景图。首句“雨余湖色静”展现了雨后的湖面宁静而清新,仿佛洗涤了一切尘嚣。次句“杂树晓氲氲”则描绘了晨雾中树木的朦胧美,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
“空水遥难辨”写出了湖面与天际相接,水汽弥漫,远处的景象难以分辨,增添了空间的深远感。接下来,“山花近渐分”则转而描绘近处的细节,山上的花朵在晨光中逐渐清晰可见。
“叶齐增岸影”描绘了树叶密集,使得湖岸的阴影更加深邃,显示出生命力的盎然。而“鱼聚矗波纹”则通过鱼群聚集在水面上,勾勒出湖水波动的动态画面。
最后两句“日出林光白,英英散宿云”描绘了太阳升起,阳光穿透树林,驱散了夜晚的余晖,湖面上的云彩被映照得明亮,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晨湖畔的自然景色,动静结合,远近有致,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今夜唤明朝作来年,明朝唤今夜作去岁。
即称来年今夜合来,既号去岁明朝合去。
来年今夜不见来,去岁明朝定不去。
既不来,又不去,业识茫茫无本据。
大圆镜里绝纤尘,个中岂著闲家具。
是则是,别又别,烁迦晃破秋天月。
庞公不昧本来身,大似飞龙成跛鳖。
尔诸人,瞥不瞥,灵利汉须看时节。
五九尽处又逢春,衲僧脑后三斤铁。
赞叹竹庵也是妙喜,骂詈竹庵也是妙喜,赞之骂之各有所以。
赞之者为渠具衲僧正眼,骂之者为渠浸在醋瓮里。
或曰如竹庵之为宗师也,不可赞不可骂。
精金美玉自有定价,赞之骂之徒增话把。
妙喜闻之笑而不答,但拊掌叩齿三下,从教渠赞龟打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