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北楼上,风多忘日暄。
见花思酒客,望柳忆柴门。
高下城中屋,青黄水上村。
谁知飘泊处,犹似触篱藩。
春晚北楼上,风多忘日暄。
见花思酒客,望柳忆柴门。
高下城中屋,青黄水上村。
谁知飘泊处,犹似触篱藩。
这首清代诗人张士元的《登楼》描绘了春日傍晚时分,诗人登上北楼所见的景象。首句“春晚北楼上”,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春天即将过去,而诗人独自登楼,感受着晚风带来的凉意,忘记了白天的温暖。“风多忘日暄”形象地写出春风之大,以至于让人忽略了阳光的炽热。
接下来,“见花思酒客,望柳忆柴门”两句,通过看到花朵和河边的柳树,诗人联想起了过往的酒友和乡村生活,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简朴生活的怀念。诗人的眼界由远及近,从高楼到低矮的屋舍,再到青黄相间的村庄,展现出一幅城乡交错的画卷。
最后两句“谁知飘泊处,犹似触篱藩”,诗人感慨自己的漂泊不定,如同被束缚在篱笆之外,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迷茫。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燕子梁深,秋千院冷,半湿垂杨烟缕。
怯试春衫,长恨踏青期阻。
梅子后、余润留寒,藕花外、嫩凉消暑。
渐惊他、秋老梧桐,萧萧金井断蛩暮。
薰篝须待被暖,催雪新词未稳,重寻笙谱。
水阁云窗,总是惯曾听处。
曾信有、客里关河,又怎禁、夜深风雨。
一声声、滴在疏篷,做成情味苦。
压西湖千树,曾几度,为携尊。
向柳外停桡,苔边待鹤,酒熟诗温。
瀛洲旧时月色,怅荒凉、惟有数枝存。
天上梨花成梦,江南桃叶移根。
如今憔悴客愁村。
难返暗香魂。
甚岁晚春迟,角寒笛晓,雪暗云昏。
登临不甚寄目,但青山、隐隐月纷纷。
再约与君同醉,从他啄木敲门。
蓬莱花鸟。
记并宿苔枝,双双娇小。
海上仙姝,唤起绿衣歌笑。
芳丛有时遣探听,东风数声啼晓。
月下人归,凄凉梦醒,怅愁多欢少。
念故巢犹在瘴云杪。
甚闭入雕笼,庭院深悄。
信断羁雌远镇怨索绕。
翠襟近来渐短,看梅花又还开了。
纵解收香寄与,柰罗浮春杳。
记西湖送别,曾共绾,绿杨丝。
怅水去云回,佳期杳渺,远梦参差。
重来访邻寻里,爱卿卿、不减旧风姿。
不着银筝清怨,难题纨扇相思。
暗香销尽合欢枝。
留在锦囊诗。
又越北闽南,秋随雁影,花老莺儿。
应缘采春情重,便*湖、春色恋微之。
扶起晓窗残醉,潮平月落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