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波浪涌,隔岸夜猿啼。
秋老风偏密,江遥路欲迷。
帆随孤雁小,山入远天低。
隐隐林丛里,依稀见古堤。
滔滔波浪涌,隔岸夜猿啼。
秋老风偏密,江遥路欲迷。
帆随孤雁小,山入远天低。
隐隐林丛里,依稀见古堤。
这首清代诗人傅平治的《江行晚眺》描绘了一幅秋夜江景图。首句“滔滔波浪涌”展现了江水浩渺,浪涛翻滚的壮阔景象,暗含着诗人乘船而行的动态感。次句“隔岸夜猿啼”则通过远处传来的猿猴哀鸣,渲染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
“秋老风偏密”进一步点明时令,秋意渐浓,江风也更加频繁且强烈,暗示旅途中的寒意。接着,“江遥路欲迷”描绘了江面辽阔,道路在远方若隐若现,仿佛前途未卜,增添了迷茫之感。
“帆随孤雁小”以孤雁和小帆为参照,形象地刻画了船只在广阔江面上的孤独与渺小,同时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最后两句“山入远天低,隐隐林丛里,依稀见古堤”,写山峦在远方天空下显得低矮,树林在暮色中模糊不清,唯有隐约可见的古堤,似乎在指引前行的方向,给人以一丝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行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迷茫以及对未知的探索之情。
百花亭下花如海,子厚宅前溪似油。
幕下风流法曹掾,坐窗犹未作遨头。
新样西风较劣些,重阳还放海棠花。
春红更把秋霜洗,且道精神佳不佳。
元霄风物又阑残,闭阁何曾出一看。
尚觉烛光欺病眼,旋添衣著试春寒。
中都尺雪逾旬许,此地飞花逐片乾。
不待珠宫香火了,海风吹上紫金盘。
月忽飞来随我傍,我还飞入月中央。
如何桂树许多影,不隔永轮些子光。
自古中秋多苦事,非风即雨断人肠。
醉来不信寒欺酒,露湿杯盘冻作霜。
月到中秋故故无,今霄月好莫渠孤。
旧传月径圆千里,影落金杯只粒珠。
新寒催我索衣裘,凉雨凄云摠是愁。
耐冷素娥今老去,夜来桂殿罢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