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忒疏放,与春无怨私。
何须寒食日,恰是别家时。
荒店两三只,野花千万枝。
前山有底恨,也学客间眉。
此老忒疏放,与春无怨私。
何须寒食日,恰是别家时。
荒店两三只,野花千万枝。
前山有底恨,也学客间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情景。"此老忒疏放,与春无怨私"表达了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没有私心和怨恨,与春天一样宽容大度。"何须寒食日,恰是别家时"则透露出老人对于传统习俗的豁达态度,即使是寒食节也不必过于拘泥。
诗中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如荒凉的店铺和野花的繁盛,营造出一种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意境。"前山有底恨"则暗示了老人内心深处对于往事或某种情感的留恋,而"也学客间眉"则表达了他虽然有所思念,但仍能像行走于异乡之人的表情那样,保持着淡定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老人情感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