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组中年事耦耕,犹传雅操在廷评。
经籯简贵存风尚,画笔精严见性情。
惜墨偶然留枕秘,瓣香直欲此僧清。
瓶庐心折因高义,不独缣毫重老成。
解组中年事耦耕,犹传雅操在廷评。
经籯简贵存风尚,画笔精严见性情。
惜墨偶然留枕秘,瓣香直欲此僧清。
瓶庐心折因高义,不独缣毫重老成。
这首诗是对赵价人姻丈所仿渐江画册的赞颂。诗人夏孙桐以“解组中年”开篇,描绘了赵价人在中年时期辞官归隐,与妻子共同耕作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的雅致情怀。接着,“犹传雅操在廷评”一句,表达了赵价人在官场时的高尚节操依然被人传颂,彰显了他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经籯简贵存风尚,画笔精严见性情”两句,赞美赵价人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讲究,更在内容上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情感,通过精细的画笔表现出了深邃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道德风尚。
“惜墨偶然留枕秘,瓣香直欲此僧清”则进一步描述了赵价人在创作时的用心与专注,以及他对艺术的虔诚态度,如同对僧侣的敬仰一般,充满了崇高的精神追求。
最后,“瓶庐心折因高义,不独缣毫重老成”表达了诗人对赵价人高尚情操的深深敬佩,认为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仅是技艺上的精湛,更是源于其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影响力超越了年龄和技艺本身,影响着后世。
整首诗通过对赵价人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赞美,展现了中国文人对于艺术与道德的双重追求,以及对高尚情操的崇尚与敬仰。
夜永寒云散,灯明妙曲孤。
远人同万里,座客半三吴。
嘉会东南美,壮游今昔殊。
举觞追往事,拥传合前驱。
露冷花魂灭,霜清柳眼枯。
菊寻元亮径,梅放浩然图。
天地分南北,门墙学步趋。
投闲频卜夜,角胜竟呼卢。
漫访羊城迹,须陈凤阙谟。
使车宁久驻,授简且为娱。
客醉屏争触,童疲鼾已呼。
东方看既白,馀兴满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