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嵩山观察赉捧入都》
《送陈嵩山观察赉捧入都》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万年枝上啭春莺,献寿年年万国情。

建节去为朝集使,请缨曾是弃繻生。

宫门玉漏花中听,驿路银鞍雪里行。

功在旗常人共识,且将吟咏答升平。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送陈嵩山观察赉捧入都》。诗中描绘了对友人陈嵩山即将赴京的深情祝福与勉励。

首联“万年枝上啭春莺,献寿年年万国情”以春日黄莺在万年枝头歌唱,象征着陈嵩山此行如同带来无尽生机与祝福,表达了对陈嵩山长寿与吉祥的祝愿。接着,“建节去为朝集使,请缨曾是弃繻生”两句,通过描述陈嵩山作为朝集使的身份,以及他曾经的英勇事迹,展现了陈嵩山的忠诚与勇敢。

颈联“宫门玉漏花中听,驿路银鞍雪里行”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陈嵩山赴京途中的景象,宫门处玉漏声声,花影摇曳,而他却在风雪交加的驿路上策马疾驰,展现了陈嵩山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尾联“功在旗常人共识,且将吟咏答升平”总结了陈嵩山的功绩被众人认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陈嵩山能以诗歌来回应国家的繁荣和平,体现了对陈嵩山才华与贡献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陈嵩山个人品质和才能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赠西林上人

西林师住西林庵,在山不识庐山面。

昨持斋钵出山来,仿佛白莲社中见。

自言祝发从安国,玄奘世系生同县。

旋入延恩主法筵,重开灵境新禅院。

半偈语翻千佛场,瓣香缘结三生善。

当时知识尽名流,过去光阴如掣电。

为宏道愿舍丛林,桑下已辞三宿恋。

不招云侣不把茅,一瓢今挂杨街堰。

吾闻师言增太息,世出世间遇随变。

曾闻茎草化金身,会见淘沙得精饭。

槛外青山祇树深,门前流水经溪滟。

西林原不让东林,立地谁坚清净愿。

社中若继远公游,选胜何如选佛遍。

(0)

书尚书古文孔传后

鲁恭王坏孔子宅,丝竹之音出四壁。

中有古文维《尚书》,安国得之如拱璧。

奏朝拟请立学官,巫蛊事起遂中格。

公孙嗣位耽名律,博陆不学遗经籍。

升平尚亡三箧书,况值渐台兵火迫。

张霸伪篇纷然淆,七纬书尤声赫赩。

白水真人亦好谶,明章后始垂典册。

马郑大儒皆读纬,谁从孔壁探旧策。

高密未观真古文,遇所引书皆注逸。

典宝鸠方赝鼎陈,汩作九共争指摘。

何人私获安国书,匹夫怀璧深藏匿。

永嘉之乱戎车逼,浮江遂逐五马迹。

斯文天道呵护深,先圣神灵永珍锡。

至宝谁呈喜璧全,豫章内史梅名赜。

黑白辨矣定一尊,《释文》《正义》确不易。

六朝以来无间然,千余年人心帖怿。

刘氏知几著《史通》,亦为古文并赤帜。

帝王之道本于心,中多二帝派传嫡。

岂惟渊云梦未窥,董贾犹为户外客。

何物小儒作疏证,邪辞欲夺谈经席。

毛氏亦好诋前贤,《仪礼》妄思辞而辟。

说《诗》斥《序》考亭功,毛力攻朱如劲敌。

独为此书树屏藩,十目罗罗应纪绩。

(0)

读张杨园先生补农书作·其一

学者急治生,岂为忧不足。

衣食无所求,乃得立边幅。

入世重廉耻,务本贵菽粟。

养心亦养身,保身如保玉。

玉碎难再完,身失焉能赎。

桑田有典型,种爇若先觉。

杨园非农家,排纂到耕牧。

殆恐士习移,欲将古风复。

带经本可锄,《汉书》挂牛角。

从来英雄人,大半兼耕读。

(0)

雨中迟人不至

春雨止还落,故人迟未来。

可怜花落尽,不共一尊开。

(0)

斜月明深池,流萤下高树。

独夜澹无言,幽花滴香露。

(0)

送从弟东毓南归

一梦天涯乳燕飞,粥鱼茶板静相依。

春官三策真投闇,潞水千帆恰羡归。

负郭有田高卧稳,出门多病寄书稀。

南风吹得家山绿,双泪因君湿到衣。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