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深功要不疑,空谈长笑晋人痴。
渠侬眼纵明如月,知我何如我自知。
学问深功要不疑,空谈长笑晋人痴。
渠侬眼纵明如月,知我何如我自知。
这首诗《自知》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首句“学问深功要不疑”,强调了在追求学问和功业的过程中,应坚定信念,不怀疑自己的努力与目标。这里的“学问深功”指的是深入研究学问和积累功绩,“不疑”则意味着要有自信和决心,不因外界的质疑或困难而动摇。
次句“空谈长笑晋人痴”,则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批评那些只会空谈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的人,将他们比作晋人(这里可能指代某个时代或群体),认为他们的行为是愚蠢的。这句诗提醒人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避免陷入空谈的陷阱。
后两句“渠侬眼纵明如月,知我何如我自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指出,即使他人的眼睛再明亮,如同满月般清晰,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状态。这两句诗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深入探索自我,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内在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探讨了自我认知、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以及自信与怀疑之间的平衡,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绮园换劫,对树远连天,草萋迷渚。浪淘自古。
剩年时禊事,暗随流去。旧日桃花,付与谁家作主。
漫凝伫。尽绿叶替枝,低黯无语。人世如逝羽。
一例沧桑,霎时歌舞。断肠信否。
便玄都重到,怕迷门户。种就清愁,燕麦无情漫与。
篆香炷。镇相思,独眠孤戍。
江山无主,剩酒徒几辈,天涯萍聚。
一种芬芳抛不得,空被才名耽误。
痴梦寻仇,骚魂觅食,都是风前絮。
斜阳满眼,离怀绵渺如许。
可奈两地相思,迢迢歇浦,难诉伤心语。
弹罢焦桐同此恨,凤泊鸾飘何处。
乱世多愁,故园小病,盼断双鱼素。
碧阑干畔,惹侬终日延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