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次韵十首·其八》
《再次韵十首·其八》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进业湖海窄,取名丝缕轻。

因君论前辈,卫道有金城。

潢潦先知本,机缄贵用情。

灵台与秋日,烱烛古今明。

(0)
注释
进业:事业。
湖海:比喻事业的广度。
窄:狭窄。
丝缕:比喻名字的轻盈。
君:你。
前辈:前代有成就的人。
卫道:维护道义。
金城:坚固的城池,比喻坚定的决心。
潢潦:积水,比喻事物的起源。
本:根本,源头。
机缄:关键,核心。
贵:重视,珍贵。
用情:用心或情感投入。
灵台:心灵,内心。
秋日:秋天,寓意成熟和收获。
烱烛:明亮的烛光。
古今:从古至今。
明:照亮,清晰。
翻译
事业如湖海般广阔,名字却轻盈如丝缕。
因为你谈论前辈,捍卫道义如同坚固的城池。
低洼之地能预知源头,关键在于用心去理解。
心灵之台与秋日同辉,烛光照亮了古今的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再次韵十首(其八)》,主要表达了诗人在学术追求中的严谨态度和对前辈的敬仰,以及对于真理探索的深刻理解。首句“进业湖海窄”暗示了学术道路的艰辛与狭窄,但诗人志向坚定;“取名丝缕轻”则形容命名之事虽微小,却需谨慎对待,如同丝缕般细微而重要。接下来,“因君论前辈,卫道有金城”表达了诗人通过与朋友讨论,从前辈那里汲取智慧,坚守道义如同坚固的城墙。

“潢潦先知本,机缄贵用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认为应当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表面现象,同时强调情感在理解和运用知识中的价值。最后两句“灵台与秋日,烱烛古今明”以心灵如秋日般清澈,烛火照亮古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明亮和对知识的洞察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对道德的坚守,以及对智慧和情感的深刻认识,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题垂钓图

无心随处便为家,渺渺伊人水一涯。

翻笑秦民太多事,沿溪何必种桃花。

(0)

送友人归苏门·其二

平生怀有道,引领夏峰村。

尔去枌榆社,还经薜荔门。

清风留梦寐,白首课儿孙。

挥手潞亭畔,绿槐晴鸟喧。

(0)

和王南州听杨太常弹琴诗·其一

莫谓钟期少,相逢故太常。

穷途俱落魄,夙昔奉君王。

调入巴云远,音同淮水长。

雍门千古恨,倾耳泪沾裳。

(0)

登浮山

绝顶凭谁引,苍藤乍可攀。

偶然临福地,不信在人间。

古洞遥通棹,江光日浸山。

东南百战后,登眺泪潺湲。

(0)

焦山·其二

羖䍽逐牂羊,相倾无朝夕。

旌旆明江涯,楼船何络绎。

高士卧空山,闭门但自适。

至今三诏岩,古木森千尺。

斥堠尚在眼,客子苦行役。

常怀岁时迁,念此饥寒迫。

赪颜再稽首,不敢乞白石。

(0)

上巳夜虎丘舟中社集即席赋呈吴梅村先生·其二

今夕岂非良宴会,关西江左共登坛。

星临万舸传杯暖,剑聚双龙出匣寒。

酒到夜深生气槩,诗成水际得波澜。

相看各有行藏意,金马何尝却钓竿。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