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舒国裳谪闽中·其一》
《送舒国裳谪闽中·其一》全文
明 / 马汝骥   形式: 古风

童童百丈松,上有女萝丝。

缘蔓岂不固,所嗟霜露摧。

伊人何眷恋,乖别亦何期。

傍路有清溪,蒲生叶离离。

将子莫折蒲,折蒲濡裳衣。

安得瑶玉英,采采以相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与哲理,通过松树、女萝、霜露、清溪、蒲草等意象,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脆弱并存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离别的无奈与珍惜。

首句“童童百丈松”,以“童童”形容松树的茂盛,百丈则突显其高大,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接着“上有女萝丝”,女萝是一种藤本植物,常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生长,这里用以比喻依附与依赖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柔韧与适应性。

“缘蔓岂不固,所嗟霜露摧。”这一句转折,从对生命力的赞美转为对自然界残酷一面的感叹。霜露象征着不可预知的困难与挑战,它们可以摧残生命,引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伊人何眷恋,乖别亦何期。”这两句直接抒发了对离别的哀愁与不舍,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分离,还是人与人的分别,都充满了遗憾与未知。

“傍路有清溪,蒲生叶离离。”清溪与离离的蒲叶,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清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蒲叶的离离则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将子莫折蒲,折蒲濡裳衣。”这句劝告,既是对于自然的尊重,也是对于友情的珍视。折断蒲草会弄湿衣服,如同伤害朋友会带来不便与痛苦,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最后,“安得瑶玉英,采采以相贻。”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珍贵的礼物(瑶玉英),并以此赠予友人的心愿,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友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马汝骥
朝代:明

马汝骥(1493-1543)字仲房,绥德人。 生于弘治六年九月十九日,卒于嘉靖二十二年十一月六日,年五十一。正德庚午五年举乡试。正德十二年(1517)举进士,改庶吉士,寻授编修,能诗,号为才子。正德十四年,因谏南巡廷杖,出为泽州知州。正德十六年,世宗即位,还为编修如故。嘉靖二年会试为同考官。嘉靖四年,《武宗实录》成,有篡修功,升修馔。嘉靖五年,母王氏卒,归三年,父烟山公卒。起为南京国子监司业,寻改北监。居数岁,升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嘉靖二十年,迁礼部右侍郎,加翰林侍讲学士。嘉靖二十二年,以肺病卒,赠尚书,谥
猜你喜欢

雪晴早发杜生村至李家口三首·其二

映日凝明鲁缟纤,兼霜的皪剑花严。

蓝田烟去唯存玉,沧海潮枯尽煮盐。

混合路歧埋棘刺,分疏鸡犬认茅檐。

远山谁是华不注,我欲飞身石笋尖。

(0)

南还至杜生村阻雪王孟衍见示所和坡公盐字韵诗次韵八首·其四

阔剑长鎗势不纤,蛇蟠鹳舞阵方严。

黄池夜噪天如墨,白帝朝屯峡似盐。

堕指竟须忧绝塞,映书谁复耐风檐。

天涯赖与王猷值,收拾琼琚付笔尖。

(0)

南还至杜生村阻雪王孟衍见示所和坡公盐字韵诗次韵八首·其二

欲去仍回舞态纤,断篷高卷助威严。

随车剡剡铺成席,捏虎晶晶变作盐。

吹面未消欺薄酒,压巾能折凑卑檐。

无人肯学袁安卧,说向东风马耳尖。

(0)

夏日与同人泛舟尚湖

永日扁舟在碧浔,停舟往往得园林。

一川鱼鸟如相识,百态湖山合赏心。

竹涧静通棋局响,荷花开笑酒杯深。

红灯白月城隅晚,剩伴先生有醉吟。

(0)

岁暮閒居十首·其五

见说年丰百谷成,四方穷苦更无名。

钱刀满地腾鱼米,银海何时洗甲兵。

烽照剑门天下险,地争襄汉古今情。

东南王气蟠龙虎,金翅防江莫漫轻。

(0)

岁暮閒居十首·其四

睡美茶甘合有魔,苏端酒好亦慵过。

世情久怕惊蝴蝶,病体难移疥骆驼。

梦少却占心正定,腹便惟为饭摩挲。

书签把出风檐读,野马尘埃日日多。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