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童百丈松,上有女萝丝。
缘蔓岂不固,所嗟霜露摧。
伊人何眷恋,乖别亦何期。
傍路有清溪,蒲生叶离离。
将子莫折蒲,折蒲濡裳衣。
安得瑶玉英,采采以相贻。
童童百丈松,上有女萝丝。
缘蔓岂不固,所嗟霜露摧。
伊人何眷恋,乖别亦何期。
傍路有清溪,蒲生叶离离。
将子莫折蒲,折蒲濡裳衣。
安得瑶玉英,采采以相贻。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与哲理,通过松树、女萝、霜露、清溪、蒲草等意象,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脆弱并存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离别的无奈与珍惜。
首句“童童百丈松”,以“童童”形容松树的茂盛,百丈则突显其高大,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接着“上有女萝丝”,女萝是一种藤本植物,常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生长,这里用以比喻依附与依赖的关系,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柔韧与适应性。
“缘蔓岂不固,所嗟霜露摧。”这一句转折,从对生命力的赞美转为对自然界残酷一面的感叹。霜露象征着不可预知的困难与挑战,它们可以摧残生命,引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伊人何眷恋,乖别亦何期。”这两句直接抒发了对离别的哀愁与不舍,无论是人与自然的分离,还是人与人的分别,都充满了遗憾与未知。
“傍路有清溪,蒲生叶离离。”清溪与离离的蒲叶,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清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蒲叶的离离则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将子莫折蒲,折蒲濡裳衣。”这句劝告,既是对于自然的尊重,也是对于友情的珍视。折断蒲草会弄湿衣服,如同伤害朋友会带来不便与痛苦,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最后,“安得瑶玉英,采采以相贻。”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珍贵的礼物(瑶玉英),并以此赠予友人的心愿,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友情、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