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晋邓攸》
《咏晋邓攸》全文
清 / 缪烜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携侄弃儿行,此心对天地。

追及树繫之,义至仁不至。

天道岂无知,买妾遭亲谊。

伤哉所弃儿,懊哉遂斩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晋代名士邓攸在战乱中舍弃儿子,携侄子逃亡的故事。诗中充满了道德与人性的探讨,展现了邓攸在生死存亡之际,选择了侄子而抛弃自己亲生儿子的艰难抉择。

“携侄弃儿行”,开篇即点明了事件的核心——在逃亡过程中,邓攸选择了保护侄子,而放弃了自己亲生的儿子。这种选择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亲情的深刻理解。

“此心对天地”,表达了邓攸在做出这一决定时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以及他对天地间正义与道德的考量。这句诗暗示了邓攸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内心经历了痛苦的道德冲突。

“追及树繫之,义至仁不至”,进一步描述了邓攸在逃亡途中,为了保护侄子,不得不将儿子遗弃在路边的情景。这里,“义”指的是对侄子的责任与保护,“仁”则可能暗指对儿子的爱与不舍。这句话通过对比“义”与“仁”的界限,凸显了邓攸面临的道德困境。

“天道岂无知,买妾遭亲谊”,诗人在此处借天道之口,表达了对邓攸行为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伦理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买妾”这一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邓攸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面临的道德抉择的无奈与复杂性。

“伤哉所弃儿,懊哉遂斩嗣”,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被遗弃儿子的深切同情与对邓攸后续命运的担忧。这两句话不仅揭示了邓攸决策的后果,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性、道德与命运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邓攸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探讨了在极端环境下个体道德选择的复杂性和人性的深度。它不仅展现了个人在道德与亲情之间的挣扎,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伦理问题,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缪烜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喜郑诚斋先生归新安之信·其一

半生恩遇在师门,古谊真逢衣被温。

讵料负书来岁杪,未能立雪侍黄昏。

乌聊云黯离旌色,练雪滩留别泪痕。

从此池阳诵襦裤,寸心差拟向朝暾。

(0)

七里塘

七里山塘多小家,女儿饮水容华加。

食指浩繁恒产少,半恃弱质寻生涯。

栽桑植麻,不如养花。织素制纱,不如筝琶。

琵琶如甑花如霞,朝云暮雨滋繁华。

一曲匹缣掷,一艖百金值。

下箸万钱当鸡肋,尚愁孤负倾城色。

钱树生花复结实,七尺珊瑚撑入室。

一人名重肥一家,疋锦裁衣玉为食。

有女携筐含泪坐,八绵七锦无人货。

玉颜未必不如人,廉耻由来召饥寒饿。

东家来伴晨调脂,隔窗慰问嗟卿痴。

闺阁几人邀绰楔,好花自误三春时。

吁嗟乎不狂为狂事可怜,君不见七里塘水如狂泉。

(0)

石钟山观音阁联

长笛不吹江月落;高楼遥吸好云来。

(0)

阳明书院种桂堂联

闻木樨香,何隐乎尔;知菜根味,无求于人。

(0)

对联

造物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

(0)

金山寺联

甘露常流功德海。香云遥映普陀山。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