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郑诚斋先生归新安之信·其一》
《喜郑诚斋先生归新安之信·其一》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半生恩遇在师门,古谊真逢衣被温。

讵料负书来岁杪,未能立雪侍黄昏。

乌聊云黯离旌色,练雪滩留别泪痕。

从此池阳诵襦裤,寸心差拟向朝暾。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喜郑诚斋先生归新安之信(其一)》。诗中表达了对老友归乡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师长教诲的感激与怀念。

首联“半生恩遇在师门,古谊真逢衣被温”描绘了诗人与师长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如同冬日暖阳般温暖人心。颔联“讵料负书来岁杪,未能立雪侍黄昏”则透露出诗人对未能在师长身边尽孝的遗憾与自责,其中“负书”暗指未能完成学业或未能尽到弟子之责,“立雪侍黄昏”源自古代尊师重道的故事,意为在严寒中等待老师归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忠诚。

颈联“乌聊云黯离旌色,练雪滩留别泪痕”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分别时的伤感氛围。乌云密布、云色黯淡,象征着离别的沉重与不舍;而“练雪滩”则可能是指雪地上的足迹,留下的是离别的泪水,形象地表现了离别时的悲伤情绪。

尾联“从此池阳诵襦裤,寸心差拟向朝暾”则表达了诗人对老友归乡后生活的祝愿。虽然不能与老友共处,但诗人的心愿是希望老友在新安的生活如朝日般充满希望与温暖。这里的“襦裤”可能是指简朴的生活,暗示了诗人对老友朴实生活的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师生情谊、离别之痛以及对老友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喜山鹊初归三首

翠衿红觜便知机,久避重罗稳处飞。
只为从来偏护惜,窗前今贺主人归。
山中只是惜珍禽,语不分明识尔心。
若使解言天下事,燕台今筑几千金。
阻他罗网到柴扉,不奈偷仓雀转肥。
赖尔林塘添景趣,剩留山果引教归。

(0)

自河西归山二首

一水悠悠一叶危,往来长恨阻归期。
乡关不是无华表,自为多惊独上迟。
水阔风惊去路危,孤舟欲上更迟迟。
鹤群长扰三珠树,不借人间一只骑。

(0)

杨柳枝二首

陶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
何处更添诗境好,新蝉欹枕每先闻。
数枝珍重蘸沧浪,无限尘心暂免忙。
烦暑若和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

(0)

漫题三首

乱后他乡节,烧残故国春。
自怜垂白首,犹伴踏青人。
齿落伤情久,心惊健忘频。
蜗庐经岁客,蚕市异乡人。
率怕人言谨,闲宜酒韵高。
山林若无虑,名利不难逃。

(0)

闲夜二首

道侣难留为虐棋,邻家闻说厌吟诗。
前峰月照分明见,夜合香中露卧时。
此身闲得易为家,业是吟诗与看花。
若使他生抛笔砚,更应无事老烟霞。

(0)

商山二首

清溪一路照羸身,不似云台画像人。
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马上搜奇已数篇,籍中犹愧是顽仙。
关头传说开元事,指点多疑孟浩然。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