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夏景瞻》
《答夏景瞻》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昔居赏溪曲,怵迫靡所侵。

衲衣挂石壁,燕坐长松阴。

子来慰幽寂,语合相知深。

孤云十年别,明月千里心。

而我亦何事,投迹此禅林。

向来结茅地,回首空青岑。

宁知江海远,遇子复在今。

百挫志矫矫,犹能发狂吟。

清辞入古调,一鼓薰风琴。

吁嗟众响作,过耳无留音。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宗泐对友人夏景瞻的回赠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昔日隐居赏溪、挂衲石壁、独坐松阴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当前相遇的喜悦之情。

首句“昔居赏溪曲”,诗人回忆往昔隐居赏溪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怀念。接着,“怵迫靡所侵”一句,通过反问表达出过去生活中的无忧无虑,没有外界的困扰和压力。

“衲衣挂石壁,燕坐长松阴”描绘了诗人穿着僧衣,挂于石壁之上,静坐在松树的阴凉之下,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一场景充满了禅意,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子来慰幽寂,语合相知深”写出了友人夏景瞻的到来,为诗人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两人之间的交流达到了深入理解的程度。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知音难遇的感慨。

“孤云十年别,明月千里心”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漂泊的孤云,与友人分别多年,但心中的情感如同明月般遥远而明亮,表达了对友人的长久思念和不变的情谊。

“而我亦何事,投迹此禅林”诗人自问为何会投身于禅林之中,或许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向来结茅地,回首空青岑”诗人回忆起过去结庐之处,如今回首已是空山青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宁知江海远,遇子复在今”诗人感叹即使相隔江海之远,最终还是与友人重逢,强调了命运的奇妙和缘分的珍贵。

“百挫志矫矫,犹能发狂吟”尽管经历了无数次挫折,诗人依然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能够发出激昂的吟唱,展现出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清辞入古调,一鼓薰风琴”诗人的言辞如同古调,清雅而富有韵味,仿佛一鼓薰风琴声,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美的享受。

最后,“吁嗟众响作,过耳无留音”诗人感慨世间喧嚣之声纷至沓来,但经过耳朵却无一留下痕迹,强调了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友情的赞美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寄题方机宜稚川恕斋

恕斋且袖经纶手,他日能容吏吐茵。

四壁琴书供宴坐,一言佩服要终身。

襟怀但令有馀地,刀笔从教不若人。

想得清尊及閒暇,宾僚相对面生春。

(0)

冬日道间

岁熟牛羊饱,村寒鸟兽呼。

霜馀山骨露,水落涧毛枯。

归艇收渔网,行人问酒垆。

微躯任南北,未觉旅怀孤。

(0)

刘正之宜楼四章·其四

山以静故高,水以静故深。

福禄岂外求,万感皆人心。

(0)

会南禅游邹氏园和知丞韵

杯酒联翩臭味同,横枝疏影费天工。

千林落木人烟绝,独倚斜阳对晚风。

(0)

满江红

解语宫商,为谁奏、长生一曲。

见说道、密堂深处,宝香芬馥。

月里飞仙云际下,乘鸾来伴凫仙宿。

约年年、生日醉冰篘,簪梅玉。花与貌,争清淑。

云共发,斗新绿。尽壶觞为寿,苦无他祝。

有子有孙真老大,无嗔无妒家和睦。

更鸾花、剩着几番封,平生足。

(0)

鸡渡已符当日谶,龙溪仍见此时祥。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