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不自閟,罗生满山泽。
日有牛羊忧,岁有野火厄。
越俗不好事,过眼等茨棘。
青荑春自长,绛珠烂莫摘。
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
大将玄吾鬓,小则饷我客。
似闻朱明洞,中有千岁质。
灵厖或夜吠,可见不可索。
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
神药不自閟,罗生满山泽。
日有牛羊忧,岁有野火厄。
越俗不好事,过眼等茨棘。
青荑春自长,绛珠烂莫摘。
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
大将玄吾鬓,小则饷我客。
似闻朱明洞,中有千岁质。
灵厖或夜吠,可见不可索。
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自然景观和诗人对待生命的态度。"神药不自閟,罗生满山泽"表达了大自然中珍贵药材随处可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日有牛羊忧,岁有野火厄"则写出了农民对家畜的关心和对自然灾害的担忧。
"越俗不好事,过眼等茨棘"透露了诗人对于世俗之人的态度,他们往往不屑于平凡琐碎的事务,而诗人自己则如同过客一般淡然视之。"青荑春自长,绛珠烂莫摘"描写了野草随风生长,花朵盛开却不必强求去采撷,这反映出一种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哲学。
"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则是对园艺生活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成长过程的关注和保护。"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表达了一种珍惜每一份资源、不浪费任何生命力的态度。
最后两句"大将玄吾鬓,小则饷我客。似闻朱明洞,中有千岁质",诗人以自比为大树,其形象雄伟,能够庇护旅人,同时也表达了对远古智慧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朱明洞”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仙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超脱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苏轼对于生命、自然以及哲学思考的深刻认识,是一篇充满了生活智慧和哲理的佳作。
自君之出矣,五见桃李花。
思君如蛱蝶,舞影常交加。
久别自伤意,远图宁恋家。
皇姑发已白,妾解供珍鲑。
自君之出矣,机杼长织素。
何言众绪微,积尺难盈度。
亲裁衣服成,远寄关山去。
愿君常被体,□□□□□。
自君之出矣,对镜情何极。
还将宝匣藏,恐□□□□。
□□□□□,讵对孤影恻。
持此待君归,照心非照色。
沧浪渡头柳花发,断续因风飞不绝。
摇烟拂水积翠间,缀雪含霜谁忍攀。
夹岸纷纷送君去,鸣棹孤寻到何处。
移家深入桂水源,种柳新成花更繁。
定知别后消散尽,却忆今朝伤旅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