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凤凰台上忆吹箫.凤凰台怀古》
《凤凰台上忆吹箫.凤凰台怀古》全文
清 / 陈家庆   形式: 词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黄叶声中,金风客里,江城有侣相寻。

正夕阳烟柳,报道秋深。

不信黄昏立尽,祗余得、雁序哀吟。

关怀甚、衣香梦冷,花草愁侵。萧森。

何时凤去,总径古台荒,负却登临。

看三山天外,二水洲心。

为问词仙老去,凭谁与、苏豁尘襟。

归来也、幽怀未展,月黯墙阴。

(0)
鉴赏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凤凰台怀古》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以凤凰台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

开篇“黄叶声中,金风客里”,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黄叶飘落,金风拂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接着“江城有侣相寻”一句,点明了人物的情感活动,似乎在说有人在这样的季节里,于江城中寻找着什么,或是思念着什么,情感细腻而深沉。

“正夕阳烟柳,报道秋深。”夕阳西下,烟柳轻摇,这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暗示着岁月的深沉与不可逆转。接下来“不信黄昏立尽,祗余得、雁序哀吟”一句,通过雁群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关怀甚、衣香梦冷,花草愁侵。”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愁苦,衣香梦冷,暗示着美好的回忆已成过去,而花草的凋零则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无常。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萧森。何时凤去,总径古台荒,负却登临。”“萧森”一词,既描绘了环境的荒凉,也暗含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何时凤去”则借用了凤凰台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往昔辉煌不再的怀念与失落。“总径古台荒,负却登临”更是直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看三山天外,二水洲心。为问词仙老去,凭谁与、苏豁尘襟。”诗人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与洲心,仿佛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然而,“为问词仙老去,凭谁与、苏豁尘襟”一句,又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以及对能够理解自己心境之人的渴望。

“归来也、幽怀未展,月黯墙阴。”结尾处,诗人虽然回到了现实之中,但心中的忧郁与愁思并未消散,月色暗淡,墙影斑驳,更添了几分寂寥与孤独。整首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陈家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王晋卿都尉

主第耽耽冠北城,位居侯伯固尊荣。

肯将踏月趋朝脚,来伴穿云渡水行。

池上红蕖应渐老,山中紫笋尚抽萌。

嵩阳迤逦川原胜,闻说它时卜钓耕。

(0)

次韵彦瞻舟次三墩见寄

雪消幽港涨漪涟,草际晴丝罥细烟。

避桨轻鸥翻点点,亚墙脩竹静娟娟。

风流远继东山后,诗句高凌北斗边。

何日去寻阳羡路,相携青嶂弄云泉。

(0)

庐山杂兴·其四

山南信美矣,山北尤增奇。

春风锦绣谷,红素自相依。

梯空上绝巘,云日惊倒窥。

崖壁晕祥光,五色成颇梨。

旁通大林寺,松竹短且攲。

乐天当日游,四月桃始披。

馀龄愿寄此,永与人世违。

(0)

雨霁

荷花十丈出尘埃,鸥鸟双飞近酒杯。

雨霁黄云收拾尽,青山还会逐人来。

(0)

望云台

欲望都门春正深,高台孤绝更登临。

空云霭霭生归思,鸣雁雍雍多好音。

华盖荧煌天半际,瀛洲缥缈海中心。

江天抱病频搔首,自笑纷纷雪已侵。

(0)

送张邦基母·其二

雪意乱江云,江梅渐放春。

雁归人去后,愁与岁华新。

荣路君方振,园居我岂贫。

惟馀忧我念,相忆莫沾巾。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