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闲合出昭君村,芳洁恐是三闾魂。
无人岭上更儇好,不与俗花名合昏。
苍官森出剑佩列,甲夫密裹旗枪园。
数株临水欲仙去,一笑向人如玉温。
火维草木百名字,十月不冷常炎暾。
同心紫蒂宜上苑,啄人虎豹司九门。
借令驿使能远致,要比桃李终无言。
岂惟千里共明月,亦可千里同芳樽。
幽闲合出昭君村,芳洁恐是三闾魂。
无人岭上更儇好,不与俗花名合昏。
苍官森出剑佩列,甲夫密裹旗枪园。
数株临水欲仙去,一笑向人如玉温。
火维草木百名字,十月不冷常炎暾。
同心紫蒂宜上苑,啄人虎豹司九门。
借令驿使能远致,要比桃李终无言。
岂惟千里共明月,亦可千里同芳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其二)》。诗人以昭君村和三闾大夫的意象,赞美梅花的高洁品质,暗示其超凡脱俗。"无人岭上更儇好",描绘了梅花孤傲清高的形象,不同于世俗花卉。接下来,诗人通过"苍官森出剑佩列",比喻梅花枝干挺拔如剑,花簇密集如兵士列阵,展现了梅花的威武之美。
"数株临水欲仙去",写出了梅花在水边的姿态,仿佛要乘风而去,超凡入圣。"一笑向人如玉温",则形容梅花的娇美和亲和,如美玉般温润。诗人又借"火维草木百名字",描述了十月时节梅花依然盛开,象征其坚韧不屈的精神。
"同心紫蒂宜上苑",表达梅花适合皇家园林的高贵气质,"啄人虎豹司九门"则寓意其威严不容侵犯。诗人想象如果能将梅花远寄,它定会胜过桃李而无言以表其美。最后,诗人以"岂惟千里共明月,亦可千里同芳樽"收尾,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敬仰,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梅花的清香和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丰富的象征,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坚韧和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情感寄托。
孔坛昔栽杏,鲁人呼东家。
当时三千株,化工无等差。
雩风长其实,教雨濯其葩。
木与圣化俱,芬芳无迩遐。
数株能白红,开向天之涯。
况于芹藻间,相看意殊嘉。
对之怀哲人,甘棠何以加。
不比曲江春,祇名及第花。
又异仙家桃,徒尔蒸红霞。
愿言广对殖,夔鲁同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