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洪谷子楚山秋晚图》
《题洪谷子楚山秋晚图》全文
元 / 邓文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旧知洪谷古先俦,五尺横图见十洲。

千嶂排空青玉立,一江流水白云浮。

雕檐共话当年雨,丹叶谁怜满径秋。

最是无声诗思好,恍然身在赤城游。

(0)
鉴赏

此诗《题洪谷子楚山秋晚图》由元代诗人邓文原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景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联“旧知洪谷古先俦,五尺横图见十洲”开篇即点明了主题,通过“洪谷”这一地名,引出对古人的追忆,同时以“五尺横图”展现画作的尺寸与视角,仿佛读者置身于那十洲之境,感受着历史与自然的交汇。

颔联“千嶂排空青玉立,一江流水白云浮”进一步描绘了山川的壮丽景象。千座山峰直插云霄,宛如青玉般挺拔,而一条江水则在山间蜿蜒流淌,白云随风飘浮其上,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颈联“雕檐共话当年雨,丹叶谁怜满径秋”转而聚焦于人文场景。雕梁画栋的屋檐下,似乎能听到古人谈论当年的雨声,而满径的红叶,又引发了对秋天的感慨。这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尾联“最是无声诗思好,恍然身在赤城游”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独特感悟。在无声中,诗人的思绪得以自由飞翔,仿佛自己正置身于赤城山中游览,体验着超越现实的美妙旅程。这一句不仅升华了主题,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秋日晚山图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既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也传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邓文原
朝代:元   字:善之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生辰:公元1258年至1328年

邓文原(公元1258年至1328年),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邓文原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猜你喜欢

小柳词·其四

度得嬉春曲,金笼语雪衣。

不同双燕子,去逐野莺飞。

(0)

胡琴

一弦复一弦,嘈嘈两弦间。

合作千万声,不劳十指弹。

凝响入冥冥,繁音促潺潺。

秦姬曲才度,吴儿语未阑。

四座初愿闻,闻之俱长叹。

(0)

凤凰台上忆吹箫.忆菊花

枫冷吴江,雁飞南浦,家家黄叶堆门。

听暮砧声急,日已黄昏。

记忆当时三径,尽飘零、松菊犹存。

荒城里、止看摇落,未见花繁。销魂。

故乡此际,佳节醉西园,篱畔芳樽。

念秋光狼藉,安得移根。

屈指重阳将近,思往事、杳杳无痕。

伤情处,但看鸦飞,水绕孤村。

(0)

捣练子.春晚

风似剪,柳如棉。为怯轻寒却下帘。

卸了棠梨花一树,杜鹃声里又经年。

(0)

踏莎行.闺情

意怯花笺,心慵绣谱。送春总是无情绪。

多情芳草带愁来,无情燕子衔春去。

倚遍阑干,斜阳几许。望残山水濛濛处。

青山隔断碧天低,依稀想得春归路。

(0)

浪淘沙.屋后小桃一株,移根未荣,赋此惜之

灼灼武陵源。风日喧妍。移来花坞夕阳边。

不见从前春烂漫,人为花怜。清泪只如泉。

洒向春烟。年年瘦损在春前。

花更开时人在否,花为人怜。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