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氅云见赠》
《和氅云见赠》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诗篇李峤真才子,飞鹤横汾感慨多。

闽海泪枯唐日月,燕云心死宋山河。

赤眉故国通天表,青眼高楼斫地歌。

二百馀年应有此,先皇雨露在菁莪。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易顺鼎所作,名为《和氅云见赠》。诗中以李峤为引子,借其才华与情感,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的深沉感慨。

首联“诗篇李峤真才子,飞鹤横汾感慨多”,开篇即以李峤的才华与情感为引,将读者带入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之中。李峤作为唐代的著名诗人,其作品往往蕴含着对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感慨。此处以“飞鹤横汾”描绘出李峤诗歌中的意境,既有飞翔之感,又有横跨时空的意味,展现出诗人情感的丰富与深邃。

颔联“闽海泪枯唐日月,燕云心死宋山河”,进一步将视角转向历史,通过“闽海”与“燕云”的地理象征,分别代表了唐代与宋代的疆域。这两句诗描绘了唐宋两朝的兴衰更替,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切感慨。其中,“泪枯”与“心死”两个词形象地表现了国家衰败时人民的痛苦与绝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后世的警示。

颈联“赤眉故国通天表,青眼高楼斫地歌”,继续深化主题,通过“赤眉”这一历史事件的典故,以及“通天表”与“青眼高楼”的意象,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赤眉是东汉末年的一支农民起义军,这里用来象征国家的动荡与危机。“通天表”与“青眼高楼”则分别代表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暗示了面对困难时人们内心的挣扎与坚持。

尾联“二百馀年应有此,先皇雨露在菁莪”,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国家兴衰轮回的理解与接受。其中,“二百馀年”指时间跨度,强调历史的漫长与复杂;“先皇雨露在菁莪”则运用了古代教育的比喻,意指先王的恩泽如同雨露滋润着学子的成长,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教育与人才培育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意象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的深刻洞察与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望夫石

妾颜初如花,妾心已如石。

定情双妍姿,不忍君归见衰色。

妾颜当彫心不移,妾身亦化君始知。

冰为肌,草为鬓,山头无人寄君信。

妾意浅,君心深,恐君复化填海禽。

冤禽来衔石方动,不作巫云入君梦。

(0)

华清宫怀古

霓裳歌吹动华清,小辇曾催花底行。

池上鸳鸯怜并宿,天边牛女笑长生。

空悲此日金钗擘,何事当时白练轻。

一曲淋铃传夜雨,寿王宫内月同明。

(0)

静逸园秋日閒居·其三

地迥人稀到,风清暑不侵。

竹帘香细细,桐阁绿愔愔。

隐几时看画,安弦静谱琴。

夜凉明月上,扫石坐深林。

(0)

游横云山庄·其二

地僻松杉古,寥寥人迹稀。

寒花含宿露,红叶舞斜晖。

山鸟閒催句,溪风冷透衣。

笑言深树底,相对憺忘归。

(0)

团扇新词出汉宫,珍珠一斛赋楼东。

鹃啼蜀国花枝冷,鹤唳钟山蕙帐空。

塞北将军归不得,湘南骚客思无穷。

人间更有穷途困,对泣牛衣叹鬓蓬。

(0)

庚寅秋沅儿下第书寄

去年手中线,为汝缝征衣。

江南四千里,孤帆如鸟飞。

悠悠寡母心,清梦常怀归。

怀归兰陵道,春风复秋草。

不辞啮指迟,惟期立身早。

裁书附雁鸿,言与药石同。

六翮苟不齐,何以凌长风。

今年棘闱战,沦落丰城剑。

空有气如虹,悬知泪如霰。

归来季子颜,羞见山妻面。

人事在苦学,天心惟与善。

场圃且勿视,良图在三献。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