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东阳道中·其五代人赋》
《鹧鸪天.东阳道中·其五代人赋》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0)
注释
征尘:征途上扬起的尘土。
香篝:一种燃香料的笼子。
水沉:即沉香,一种名贵香料。
销:消退周遭:周围。
历历:形容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
萧萧:马长声鸣叫。
愁边:苦苦思索。
剩有:尽有。
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
翻译
香笼里燃烧的水沉香的气息越来越淡薄了。举目远望,征尘扑面,去路迢迢。周围是数不清的层层山峦,全被碧绿的树木和野草覆盖着,路旁山野中长满了各种各样不知名的花儿,一朵朵的格外娇艳动人。
行进在道路上的一行人历历在目,骏马萧萧嘶鸣,威武雄壮的仪仗队已经过了前面的小红桥。满怀的离愁别恨,此时此刻都化做相思的诗句,于青山绿水之间,一边吟诗,一边催马加鞭地向东阳进发,差点儿没把马鞭的碧玉梢头摇断。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行旅途中的画面,诗人辛弃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沿途景色的美丽。"扑面征尘去路遥"一句,写出了远行者的疲惫和路途的漫长。"香篝渐觉水沈销"暗示着时间流逝,旅途中的香气逐渐消散。

"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两句,运用了碧绿的山色和未知的野花,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尽管行者并未留意具体的花名,但它们的娇艳却格外触动人心。

"人历历,马萧萧"描绘出队伍行进中的声音,人声嘈杂,马蹄声声,增添了旅途的生动感。"旌旗又过小红桥"则点明队伍过桥的场景,色彩鲜明,画面生动。

最后两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在旅人的愁绪中,只剩下对远方的思念,那轻轻摇动的马鞭似乎也在表达这种情感,以"碧玉梢"为喻,显得婉转而富有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寓愁于景,表达了词人在东阳道中的所见所感,既有旅途的艰辛,也有自然的美景,以及深藏心底的相思之情。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奉寄邃庵相公

徵书北阙朝朝下,不见东山起谢安。

黄阁两朝心自赤,苍生四海泪曾乾。

云霄桃李犹门径,岁月丝纶只钓竿。

舟楫愿公长好在,风江日夜有波澜。

(0)

正月二日台卿李公监察毛公袁公枉驾而顾毛归有作辄次其韵二首·其一

君子三阳元并进,朝廷四海况为家。

冠弹贡氏非吾愿,星聚荀门敢自誇。

走洗玉盘深映竹,骄嘶骢马半衔花。

绿尊未倒归须夜,台柏无言已宿鸦。

(0)

较射毕青云峰示诸生

射毕孤峰聊独上,绕峰冬树发孤云。

天开远岫迟迟见,木落寒江细细分。

礼乐衣冠先此地,纲常簪组愧斯文。

亨衢接武寻常事,孝子忠臣百世芬。

(0)

郊园饯御史许君属牡丹盛开

旷圃风郊尔独开,国香仙色敢辞猜。

若先桃李名应减,纵隔城池客自来。

秾压野栏张燕待,饯临官路挽骢陪。

万须千萼非容易,忍遣台霜近酒杯。

(0)

熊子河西使回三首·其二

绝塞田谁废,甘州稻旧畦。

荒屯惟见兔,破屋不闻鸡。

碛石烽烟北,祁连战鼓西。

平生边务意,一一愿封题。

(0)

雪夜庐山玩月

庐山万古月,几度雪边明。

影傍素林灭,层随寒浪生。

蔽岩疑有缺,侵鹊暗须惊。

转恐群星妒,冰壶独自行。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