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检春光,都不在、槿篱茅屋。
荒城外、牯眠衰草,鸦啼枯木。
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
忆繁华、不似少年游,伤心目。棠坞锦,梨园玉。
燕衣舞,莺簧曲。艳阳天输与,午桥金谷。
行处绮罗香不断,归时弦管声相逐。
怕夕阳、影散近黄昏,烧银烛。
试检春光,都不在、槿篱茅屋。
荒城外、牯眠衰草,鸦啼枯木。
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
忆繁华、不似少年游,伤心目。棠坞锦,梨园玉。
燕衣舞,莺簧曲。艳阳天输与,午桥金谷。
行处绮罗香不断,归时弦管声相逐。
怕夕阳、影散近黄昏,烧银烛。
这首词以春天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槿篱茅屋之外的荒凉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荒城外、牯眠衰草,鸦啼枯木",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冷清的画面,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沧桑。
"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运用对比手法,写出眼前朴素的自然景色与记忆中过去的繁华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忆繁华、不似少年游,伤心目",直接抒发了词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和内心的伤感。
接下来,词人借"棠坞锦,梨园玉"来象征昔日的奢华生活,"燕衣舞,莺簧曲"则描绘了歌舞升平的场景。然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去,"艳阳天输与,午桥金谷",暗指美好的春光也无法留住那些消逝的繁华。
"行处绮罗香不断,归时弦管声相逐",进一步渲染了往日的热闹与今日的落寞,而"怕夕阳、影散近黄昏,烧银烛"则以夕阳西下、点燃银烛的场景,寓言时光流逝,更添凄凉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满江红》通过对春光的描绘和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展现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逝去青春的无尽怀念。
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
晋朝轻高士,林下弃刘伶。
一人常独醉,一人常独醒。
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
欢情信独善,苦志竟何成。
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
彼忧而此乐,道理甚分明。
愿君且饮酒,勿思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