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体物兮万世之训,究厥后凋兮基于不竞。
使与春争妍兮曷保常真,岁寒之知兮宁不谓性。
圣人体物兮万世之训,究厥后凋兮基于不竞。
使与春争妍兮曷保常真,岁寒之知兮宁不谓性。
此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和立斋岁寒歌五章(其三)》。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深刻体悟与哲理思考。
"圣人体物兮万世之训",表明了诗人对于圣贤们顺应自然、了解万物并留下教诲的赞誉。圣贤之所以为圣贤,在于他们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并将这种智慧传承给后世。
"究厥后凋兮基于不竞",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生长与衰落,悟到万物皆有盛衰,不争之道乃是永恒的法则。这里的“究”字意味着深入探讨,“厥后”指的是事物的最后阶段,“凋”则代表了植物的枯萎。
"使与春争妍兮曷保常真",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四季更迭、生长衰败现象的感慨。春天万物复苏之美,是短暂的,不可能永远保持。
"岁寒之知兮宁不谓性",在严寒的冬日,诗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事物的真谛。这“岁寒”二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冷酷,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灵的凋零。这里的“宁不谓性”,则是说在这种严冬的考验下,能保持本性的东西才是真实可贵。
总体而言,这段文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于生命真谛的追求。通过对比春夏之美与秋冬之凋,诗人引导读者去理解万物生长、衰败乃至永恒不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