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扶衰惫寄人间,应接纷纷祇强颜。
挂席每谙东汇水,采芝多梦旧游山。
故人独往今为乐,何日相随我亦闲。
归见江东诸父老,为言飞鸟会知还。
晚扶衰惫寄人间,应接纷纷祇强颜。
挂席每谙东汇水,采芝多梦旧游山。
故人独往今为乐,何日相随我亦闲。
归见江东诸父老,为言飞鸟会知还。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送僧无惑归鄱阳》。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离别的一种淡然和期待重逢的情怀。
“晚扶衰惫寄人间,应接纷纷祇强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面对分别时的无奈与坚强。"衰"是古代官员服装的一部分,这里指的是朋友即将离去的打扮;"应接纷纷祇强颜"则描绘出诗人在不断的告别中,虽然内心难过,但仍旧保持着坚定的面容。
“挂席每谙东汇水,采芝多梦旧游山。”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去共同旅行的回忆。"挂席"可能指的是朋友居住的地方,而"东汇水"则是他们曾经一起眺望的河流;"采芝多梦旧游山"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常常梦到与友人一同攀登的古老山脉,寻找灵芝(传说中长生不老的植物),透露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故人独往今为乐,何日相随我亦闲。”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离去感到寂寞,但同时也表示了对未来重逢的一种期待。"故人独往"指的是朋友独自一人离开,而"今为乐"则是诗人试图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一别离;"何日相随我亦闲"则是对未来的美好预期,希望有一天能够像过去一样,无忧无虑地陪伴在对方身边。
“归见江东诸父老,为言飞鸟会知还。”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表达对家乡以及长者们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界中飞鸟回返本能的一种期待,来暗示自己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回到故土,与亲朋好友团聚。"归见江东诸父老"表达了对故乡和在那里等待的人们的思念;"为言飞鸟会知还"则是通过飞鸟的迁徙来比喻自己对于返回家乡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