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一疏向樵渔,予亦归来扫敝庐。
青笠孤舟空自远,黄金大药竟何如。
桂残淮海秋移病,草碧罗浮夜著书。
三十六峰明月里,相逢亦有紫霞裾。
梁鸿一疏向樵渔,予亦归来扫敝庐。
青笠孤舟空自远,黄金大药竟何如。
桂残淮海秋移病,草碧罗浮夜著书。
三十六峰明月里,相逢亦有紫霞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宗臣所作的《怀公实》。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公实的怀念之情,以及自己归隐生活的感慨。首句“梁鸿一疏向樵渔”,借用了东汉文学家梁鸿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心境。接着,“予亦归来扫敝庐”一句,直接点明了自己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与前句形成呼应。
“青笠孤舟空自远”描绘了一幅孤独而悠远的画面,青笠代表了隐士的装束,孤舟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黄金大药竟何如”一句,运用了古代炼丹求长生不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功名利禄的虚幻与无果的反思。
“桂残淮海秋移病”描述了秋天的景象,桂树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草碧罗浮夜著书”则展现了诗人夜晚勤奋读书的情景,草碧象征着环境的宁静与诗人的专注。
最后,“三十六峰明月里,相逢亦有紫霞裾”两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三十六峰明月渲染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紫霞裾则是古代传说中神仙的服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深沉而富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