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以父免召,彼如仁必来。
员乎竟何益,尚也最堪哀。
此以父免召,彼如仁必来。
员乎竟何益,尚也最堪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系列中的第五十三首,题为“伍尚”。诗中通过“此以父免召”和“彼如仁必来”的对比,表达了对伍尚孝行的理解和评价。"此以父免召"可能指的是伍尚因为孝顺父亲而被免除某种召唤或责任,而"彼如仁必来"则暗示了伍尚出于内心的仁德,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响应道义的呼唤。诗人接着感慨:“员乎竟何益”,意指伍尚的孝行虽然得到免除,但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此;“尚也最堪哀”,则表达了对伍尚高尚品德的深深同情和敬佩,认为他的行为最为感人。整首诗赞扬了伍尚的孝行和仁德,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公正和道德风尚的期待。
中秋不数日,明月未频看。
向晚云无滓,初宵露未团。
幽幽但庭内,渺渺属河干。
地迥空无蔽,滩长静不湍。
巴童挐小艇,渔父举长竿。
墨本句中画,诗工珠在盘。
莫亲谈矻矻,空复夜漫漫。
客枕成疲卧,书窗记读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