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林一夜起霜风,雁不成行散晓空。
洲渚有花摇岁月,雪泥无迹辩西东。
天衢杳杳真非远,云路冥冥竟莫通。
独把遗文伤阿弟,鹡鸰原上此情同。
寒林一夜起霜风,雁不成行散晓空。
洲渚有花摇岁月,雪泥无迹辩西东。
天衢杳杳真非远,云路冥冥竟莫通。
独把遗文伤阿弟,鹡鸰原上此情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承举在听到鸿雁的叫声而感怀时,对弟弟谢佥举在燕地去世的哀思之作。诗中以寒林、霜风、雁群、洲渚、雪泥等自然景象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对亡弟的深切怀念。
首联“寒林一夜起霜风,雁不成行散晓空”,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一夜之间,寒风吹过树林,大雁失去了队形,在拂晓的天空中散乱飞翔。这里以雁群的失序,暗喻了兄弟间的离散与悲痛。
颔联“洲渚有花摇岁月,雪泥无迹辩西东”,进一步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洲渚上的花朵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而雪地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象征着兄弟间命运的不可预测和彼此的隔绝。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无情、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亡弟的深深思念。
颈联“天衢杳杳真非远,云路冥冥竟莫通”,诗人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想象着虽然天路遥远,但心灵的距离却并不遥远。然而,“冥冥”二字又暗示了通往彼岸之路的艰难与不可知,表达了对亡弟无法沟通的无奈与哀伤。
尾联“独把遗文伤阿弟,鹡鸰原上此情同”,点明了主题,诗人独自面对亡弟留下的文字,心中充满了悲伤。鹡鸰原上,这一典故出自《诗经》,用来比喻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在这里,诗人借以表达对亡弟的怀念之情,以及兄弟间深厚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亡弟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无常、亲情珍贵的深刻思考。
日之出矣,于彼扶桑。凤之鸣矣,于彼高冈。
匪高冈则鸣,朝阳之光。君子如凤,爱此朝阳。
纯德孔明,闻于四方。日之出矣,其光融融。
凤之鸣矣,其声雍雍。鸣于何所,于彼梧桐。
凤兮凤兮,和乐冲冲。匪凤匪桐,在君子之躬。
日之出矣,万象光明。凤之仪矣,箫韶之音。
观彼仪凤,以观我生。生生不息,匪亏匪盈。
面此朝阳,默养和平。
三复蓼莪思二亲,亲恩天地无比伦。
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
为人之子欲报德,昊天于我心罔极。
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
此邦由来多孝义,县西元有曾参里。
后来因避大贤名,却易里名为养志。
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
人心天理不相远,前贤孝行胡不遵。
习俗薄恶良可叹,枭獍之徒肆其悍。
不念父母劬劳恩,悖德悖礼如习惯。
在汝当为反哺乌,汝乃叱之若狗奴。
在汝当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嚇鼠。
此事虽云未必然,我乃闻之毛发寒。
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
思昔曾为贵乡令,见人母子偶相竞。
令因涕出受孝经,母子翻然起新敬。
余今告汝以因缘,汝宜悉把旧恶悛。
从前果报言难尽,孝顺之中自有天。
五刑不孝最为大,汝宜猛省听予诲。
官法昭昭在眼前,轻则编置重则配。
假如幸免遭官刑,必有天刑及汝身。
六丁霹雳飞雷霆,此时无路可自新。
《劝孝》【宋·赵与泌】三复蓼莪思二亲,亲恩天地无比伦。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为人之子欲报德,昊天于我心罔极。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此邦由来多孝义,县西元有曾参里。后来因避大贤名,却易里名为养志。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人心天理不相远,前贤孝行胡不遵。习俗薄恶良可叹,枭獍之徒肆其悍。不念父母劬劳恩,悖德悖礼如习惯。在汝当为反哺乌,汝乃叱之若狗奴。在汝当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嚇鼠。此事虽云未必然,我乃闻之毛发寒。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思昔曾为贵乡令,见人母子偶相竞。令因涕出受孝经,母子翻然起新敬。余今告汝以因缘,汝宜悉把旧恶悛。从前果报言难尽,孝顺之中自有天。五刑不孝最为大,汝宜猛省听予诲。官法昭昭在眼前,轻则编置重则配。假如幸免遭官刑,必有天刑及汝身。六丁霹雳飞雷霆,此时无路可自新。
https://shici.929r.com/shici/4BxRb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