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苍翠满西楼,亶甲遗风古相州。
春晚落花经雨尽,夜来寒水绕堂流。
诏条静理无才术,衮职思归侍冕旒。
吟寄良交若为意,安眠不得似诸侯。
远山苍翠满西楼,亶甲遗风古相州。
春晚落花经雨尽,夜来寒水绕堂流。
诏条静理无才术,衮职思归侍冕旒。
吟寄良交若为意,安眠不得似诸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意境。开篇“远山苍翠满西楼”,景色宜人,山青水秀,但这并非主要之所在,而是设定了一种清幽的环境氛围。紧接着“亶甲遗风古相州”则是指诗人对历史的回忆与思考,亶甲是一种古代的兵器,这里象征着往昔的战乱和英雄事迹,而现在只剩下遗风流传于古老的城邑之中。
“春晚落花经雨尽”,则是季节的转换,春天即将过去,花瓣在细雨中纷纷扬扬,无不令人感怀。夜幕降临,“夜来寒水绕堂流”更显得一派清冷与宁静,水声伴随着夜晚的凉意,环绕在诗人的居所周围。
“诏条静理无才术”,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官场却感到束手缚脚,无从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接着“衮职思归侍冕旒”则是他对仕途的厌倦与对家庭温暖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摆脱繁琐的官职,回到家中侍奉父母。
最后两句“吟寄良交若为意,安眠不得似诸侯”,诗人通过吟咏古诗来寄托自己的心事,与知己交友之情深厚。然而即便是在这种宁静的夜晚,他也无法像那些不为世俗所累的人那样安然入睡。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透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遗迹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逃避。
李侯云林心所仰,既见云林副心赏。
欣然为我出图画,索我题诗画图上。
我自别侯二纪馀,不得半纸庐江书。
乃知已膺庙堂聘,梁栋之材宁不如?
云林乃是君所植,雨露蟠根同铁石。
直干凭淩御史霜,青云照耀郎官笔。
即今英发当盛年,上林玉树幕府莲。
东阁梅花时自咏,南郡官曹谁更贤?
从知侯家积阴德,凤雏七枚毛五色。
览辉已出丹穴中,来仪定集虞廷侧。
安栖不用求梧桐,云林气接扶桑红。
结巢日边长羽翼,好音惠我双飞鸿。
天地不自私,至宝发山川。
谁于黄金岩,得此一脉泉?
涓涓成不息,曹溪宁后先?
造化亦有待,于师亦前缘。
既供香积厨,复灌富阳田。
譬彼释氏法,一灯遍三千。
泉流愿无竭,灯光永相传。
日居而月诸,于亿万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