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如九酝台黏?。我似茅柴风味短。
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
高怀自饮无人劝。马有青刍奴白饭。
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君如九酝台黏?。我似茅柴风味短。
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
高怀自饮无人劝。马有青刍奴白饭。
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玉楼春·其六》。诗人以饮酒为媒介,表达了对友人子似(可能是另一位词人)的思念和期待。首句“君如九酝台黏?”,将对方比喻为美酒中的佳酿,暗示其才情出众,如同醇厚的九酝台酒。而自己则自比为“茅柴风味短”,意为自己才情虽不如对方,但也有独特的风味。
接下来,“几时秋水美人来”描绘了诗人期盼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将子似比作秋天的流水美人,既写出了对方的风姿,也寓含了对相聚时光的渴望。“长恐扁舟乘兴懒”则流露出担忧相聚机会难得,怕因自己兴致不高而错过良机的情绪。
“高怀自饮无人劝”表达了诗人独自饮酒的孤寂,无人能理解或劝饮,更显其心境。“马有青刍奴白饭”一句,通过日常生活细节,进一步渲染出自己的落寞,即使有仆人伺候,也无从分享这份孤独。最后两句“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是对子似过去身份地位的回忆,感叹对方身边人才济济,而自己则感到自己的才华和朋友的交往似乎都被超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寓含了对自己才能的谦逊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漫顶伊川帽,徒扣紫阳关。
不见宫墙数仞,何处把身安。
着眼岐路差错,举步草茅梗塞,古道竟难还。
原无钻孔铁,空慕点颜丹。大音微,玄酒浊,太羹残。
只为多添注脚,翻使六经闲。
信口谈何容易,下手便成颠倒,都不疗饥寒。
蹄涔诧沧海,蚁垤笑丘山。
河桥冰泮,早匆匆又遇、传柑佳节。
惆怅阿咸官越峤,闲却竹林烟月。
五马风流,双凫仙舄,日判倥偬牒。
水犀战罢,江头烽火才歇。
闻道露冕春田,折腰公府,不废登临屧。
忆昔乌衣游侣散,管领湖山千叠。
寄我新词,为添清兴,永夕浮蕉叶。
倘询宦况,别来头鬓垂雪。